黑帮经济学
BY牛备
经济学家们通常对自己的理论很有信心,因为经济学的定义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因此只要对象是人,不管他干什么,都在研究范围之内。但似乎一直以来,经济学所关注的东西都是主流领域,好在这一现象慢慢开始有所改观,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Steven Levitt研究了芝加哥黑帮的经济现象,他的研究是基于社会学家Sudhir Venkatesh多年的调查结果。
??
??Venkatesh最初是受到导师的建议去调查贫民窟的生存状况,但他运气似乎不佳,竟然闯进了一群黑帮毒贩的地盘,好在他临危不惧,还拉住黑帮分子要求进行书面调查。这可把黑帮小喽罗们愁坏了,因为小喽罗们发现他既不是警察,又不是其他帮派的奸细(Venkatesh是印度裔),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反正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Venkatesh倒是开始了他的调查,他先念出问题,再要求对方回答,但最初的问题就给他惹来麻烦,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身为黑人感觉如何?小喽罗们一听到这个,立刻群情激奋,因为他们全都是黑人,还有人甚至拔出了手枪。眼看就要出事。
??
??好在这么一闹把帮派的老大给引了出来,老大自然也是个黑人。老大听完属下的汇报说道:“我不是黑人!” Venkatesh立刻感觉自己用词不当,于是改口说:“应该是非洲裔美国人……”老大打断了他的话:“也不是非洲裔美国人,我们就是黑鬼!你这个白痴。”他这么一说,大家都不做声了。但他们仍然没有决定该如何处理他。
??
??在被这群小喽罗们抓住差不多一天之后,他们发现这家伙并没有什么危险性,于是就放他回家了。回到家的Venkatesh突然觉得,传统的问卷调查方式完全是胡搞,要理解对象们是怎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住在一起。于是他决定重新返回。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Venkatesh都和这群黑帮分子住在一起,这使得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一切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那位老大就不同意,但慢慢的老大被他的勇气和执着精神感动了,随着信任感的日渐加深,各种资料和盘托出。黑帮的小喽罗们大多文化程度很低,甚至还有文盲,但这位老大竟然是大学毕业,而且主修工商管理专业,所以他能当上老大绝不是偶然现象。
??
??在最初的时间里,Venkatesh的调查一直没多大进展,直到一天某黑帮成员在被谋杀前交给他一个记事本,调查才有了突破。后来这本记事本又转手到经济学家Steven Levitt手中,它的价值才被真正发现了。记事本上记载了这个帮派四年来详细的财务情况,就类似于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
??简单的说,这个黑帮的组织结构和麦当劳完全一样。这个帮派只是一个更大帮派的分支机构,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特许加盟店”之一,这位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老大就是加盟店的总经理,这位老大上头的组织由20名核心成员组成,这就相当于是“董事会”,加盟店的总经理要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为了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毒品特许经营权,老大必须上缴20%的收入给董事会。
??
??老大手下有三个副职,一个COO负责帮派运营的事;一个CFO负责帮派的财务事务;一个CIO负责保护大家的人身安全。再下面的就全是小喽罗了,人数从25-75人不等,要看控制的街区范围而定,他们负责在街上销售毒品,小喽罗们的职业期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当上CXO之一,再往下就是人数众多的底层喽罗,这些人不仅拿不到工资,相反还要上缴钱,他们唯一的期望就是能升级为小喽罗。下面是一些很有趣的数字:
??
??黑帮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依靠出售毒品,相对而言保护费的收入很低,连底层喽罗交的会费就不到。在支出中,工资开支占了大头,在黑帮里贫富差距和一般大型企业差不多,少数上层人士拿了大部分的收益,大量底层的人平分极少的收益。你要想得到更多,除了削尖脑袋往上爬之外,别无他法。事实上老大不需要也不能够给手下发高工资,不需要是因为门外想要挤进来的人多得是,他们甚至都愿意先交钱;不能够是因为,一旦你给手下的好处太多,他们就会觉得你软弱比较好欺负,将来就可能不听话了,所以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老大。
??
??那些小喽罗们的收入极少,他们不得不同时去打工,否则都不能养活自己。除了极低的收入,工作环境也非常险恶,在四年里,小喽罗的死亡概率高达25%,这种死亡率远比中国的煤矿工人高。那问题是,为什么他们愿意干这种工作呢?答案是,能当上黑帮老大是他们从小以来的梦想,他们甚至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职业比当老大还爽了。在这些黑人青年看来,老大的生活极端的奢侈,因此他们现在愿意忍受极低的工资和极差的工作环境,只要存在当上老大的希望就能坚持。但这种坚定信念到他30岁的时候就开始崩溃了,等到那个年纪,他已经不相信这些幼稚的梦想了,于是便想着去“从良”干点正当的事。
??
??在这儿我们知道了一个重要的企业激励因素。为什么那些大公司的CEO们能拿到如此高的工资,而且生活也极为奢靡?这是一种激励手下的小兵努力工作的手段,让这些小兵心存幻想,觉得只要加倍努力,就能有出头的日子。这一点不管是贩毒黑帮、麦当劳、演艺圈还是小煤窑、血汗工厂,都是一样。也就是说,这些老大们的奢靡行为是做给手下人看的,是不得不进行的激励投资。现在我们也知道了为什么巴菲特的生活不需要奢侈,因为他根本不需要去激励手下的小兵,再说他手下也没小兵,他的公司总部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号人,他赚钱的方式是自己思考,他不需要小兵给他卖力。其他那些投资家也是如此,例如罗杰斯和国内的林园。
??
??黑帮小喽罗为什么死亡率这么高?因为帮派之间常常发生枪战。有趣的是,黑帮老大很不喜欢爆发枪战,而小喽罗却非常喜欢去打打杀杀。对老大来说,一旦爆发枪战,就意味着毒品收入急剧缩小,没人愿意冒着枪林弹雨跑出来买毒品,而且小弟一旦阵亡,就需要赔上该小弟3年收入给他家人做抚恤金。但小喽罗为啥喜欢打打杀杀?因为这是最快速的向上爬的机会,很简单的道理,要是不死人的话,你哪年哪月才能熬出头呀?现在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中,所谓的少壮派军人是最希望开战的,他们为了开战甚至都进行过武装政变,还杀掉过温和派的首相。道理是一样的,他们通过对外扩张,才最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地位,否则就要等那些老家伙死掉才能补上他的位子,这可要等到哪天呀!
??
??深入研究黑帮经济竟然能告诉我们这么多有趣的例子,看来世上的事情都是相通的。如果有读者对Steven Levitt的研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买他的书,国内译名叫作《魔鬼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