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使用率低负载高

CPU使用率低负载高


原因总结

产生的原因一句话总结就是: 等待磁盘I/O完成的进程过多,导致进程队列长度过大,但是cpu运行的进程却很少,这样就体现到负载过大了,cpu使用率低。

下面内容是具体的原理分析:
在分析负载为什么高之前先介绍下什么是负载、多任务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等相关概念。

什么是负载

什么是负载:负载就是cpu在一段时间内正在处理以及等待cpu处理的进程数之和的统计信息,也就是cpu使用队列的长度统计信息,这个数字越小越好(如果超过CPU核心*0.7就是不正常)

负载分为两大部分:CPU负载、IO负载

例如,假设有一个进行大规模科学计算的程序,虽然该程序不会频繁地从磁盘输入输出,但是处理完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该程序主要被用来做计算、逻辑判断等处理,所以程序的处理速度主要依赖于cpu的计算速度。此类cpu负载的程序称为“计算密集型程序”。

还有一类程序,主要从磁盘保存的大量数据中搜索找出任意文件。这个搜索程序的处理速度并不依赖于cpu,而是依赖于磁盘的读取速度,也就是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磁盘越快,检索花费的时间就越短。此类I/O负载的程序,称为“I/O密集型程序”。

什么是多任务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几个不同名称的任务。但是同时运行多个任务的过程中,cpu和磁盘这些有限的硬件资源就需要被这些任务程序共享。即便很短的时间间隔内,需要一边在这些任务之间进行切换到一边进行处理,这就是多任务。

运行中的任务较少的情况下,系统并不是等待此类切换动作的发生。但是当任务增加时,例如任务A正在CPU上执行计算,接下来如果任务B和C也想进行计算,那么就需要等待CPU空闲。也就是说,即便是运行处理某任务,也要等到轮到他时才能运行,此类等待状态就表现为程序运行延迟。

uptime输出中包含“load average”的数字

[root@localhost ~]# uptime
 11:16:38 up  2:06,  4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2, 0.05

Load average从左边起依次是过去1分钟、5分钟、15分钟内,单位时间的等待任务数,也就是表示平均有多少任务正处于等待状态。在load average较高的情况下,这就说明等待运行的任务较多,因此轮到该任务运行的等待时间就会出现较大的延迟,即反映了此时负载较高。

进程调度

什么是进程调度:

进程调度也被一些人称为cpu上下文切换意思是:CPU切换到另一个进程需要保存当前进程的状态并恢复另一个进程的状态:当前运行任务转为就绪(或者挂起、中断)状态,另一个被选定的就绪任务成为当前任务。进程调度包括保存当前任务的运行环境,恢复将要运行任务的运行环境。

在linux内核中,每一个进程都存在一个名为“进程描述符”的管理表。该进程描述符会调整为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已按合理的顺序运行进程(任务)。这个调整即为进程调度器的工作。

调度器划分并管理进程的状态,如:

  • 等待分配cpu资源的状态。
  • 等待磁盘输入输出完毕的状态。

下面在说一下进程的状态区别:

状态 说明
运行态(running) 只要cpu空闲,任何时候都可以运行
可中断睡眠(interruptible) 为恢复时间无法预测的长时间等待状态。如,来自于键盘设备的输入。
不可中断睡眠:(uninterruptible) 主要为短时间时的等待状态。例如磁盘输入输出等待。被IO阻塞的进程
就绪态(runnable) 响应暂停信号而运行的中断状态。
僵死态(zombie) 进程都是由父进程创建,并销毁;在父进程没有销毁其子进程,被销毁的时候,其子进程由于没有父进程被销毁,就会转变为僵死态。

下面举例来说明进程状态转变:

这里有三个进程A、B、C同时运行。首先,每个进程在生成后都是可运行状态,也就是running状态的开始,而不是现在运行状态,由于在linux内核中无法区别正在运行的状态和可运行的等待状态,下面将可运行状态和正在运行状态都称为running状态。

  • 进程A:running
  • 进程B:running
  • 进程C:running

running的三个进程立即成为调度对象。此时,假设调度器给进程A分配了CPU的运行权限。

  • 进程A:running (正在运行)
  • 进程B:running
  • 进程C:running

进程A分配了CPU,所以进程A开始处理。进程B和C则在此等待进程A迁出CPU。假设进程A进行若干计算之后,需要从磁盘读取数据。那么在A发出读取磁盘数据的请求之后,到请求数据到达之前,将不进行任何工作。此状态称为“因等待I/O操作结束而被阻塞”。在I/O完成处理前,进程A就一直处于等待中,就会转为不可中断睡眠状态(uninterruptible),并不使用CPU。于是调度器查看进程B和进程C的优先级计算结果,将CPU运行权限交给优先级较高的一方。这里假设进程B的优先级高于进程C。

  • 进程A:uninterruptible (等待磁盘输入输出/不可中断状态)
  • 进程B:running (正在运行)
  • 进程C:running

进程B刚开始运行,就需要等待用户的键盘输入。于是B进入等待用户键盘输入状态,同样被阻塞。结果就变成了进程A和进程B都是等待输出,运行进程C。这时进程A和进程B都是等待状态,但是等待磁盘输入输出和等待键盘输入为不同的状态。等待键盘输入是无限期的事件等待,而读取磁盘则是必须短时间内完成的事件等待,这是两种不同的等待状态。各进程状态如下所示:

  • 进程A:uninterruptible (等待磁盘输入输出/不可中断状态)
  • 进程B:interruptible (等待键盘输入输出/可中断状态)
  • 进程C:running (正在运行)

这次假设进程C在运行的过程中,进程A请求的数据从磁盘到达了缓冲装置。紧接着硬盘对内核发起中断信号,内核知道磁盘读取完成,将进程A恢复为可运行状态。

  • 进程A:running (正在运行)
  • 进程B:interruptible (等待键盘输入输出/可中断状态)
  • 进程C:running (正在运行)

此后进程C也会变为某种等待状态。如CPU的占用时间超出了上限、任务结束、进入I/O等待。一旦满足这些条件,调度器就可以完成从进程C到进程A的进程状态切换。

负载的意义:

负载表示的是“等待进程的平均数”。在上面的进程状态变换过程中,除了running状态,其他都是等待状态,那么其他状态都会加入到负载等待进程中吗?

事实证明,只有进程处于运行态(running)和不可中断状态(interruptible)才会被加入到负载等待进程中,也就是下面这两种情况的进程才会表现为负载的值。

  • 即便需要立即使用CPU,也还需等待其他进程用完CPU
  • 即便需要继续处理,也必须等待磁盘输入输出完成才能进行

下面描述一种直观感受的场景说明为什么只有运行态(running)和可中断状态(interruptible)才会被加入负载。

如:在很占用CPU资源的处理中,例如在进行动画编码的过程中,虽然想进行其他相同类型的处理,结果系统反映却变得很慢,还有从磁盘读取大量数据时,系统的反映也同样会变的很慢。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有多少等待键盘输入输出操作的进程,也不会让系统响应变慢。

什么场景会造成CPU低而负载确很高呢?

通过上面的具体分析负载的意义就很明显了,负载总结为一句话就是:需要运行处理但又必须等待队列前的进程处理完成的进程个数。具体来说,也就是如下两种情况:

  • 等待被授权予CPU运行权限的进程
  • 等待磁盘I/O完成的进程

cpu低而负载高也就是说等待磁盘I/O完成的进程过多,就会导致队列长度过大,这样就体现到负载过大了,但实际是此时cpu被分配去执行别的任务或空闲,具体场景有如下几种。

场景一:磁盘读写请求过多就会导致大量I/O等待

上面说过,cpu的工作效率要高于磁盘,而进程在cpu上面运行需要访问磁盘文件,这个时候cpu会向内核发起调用文件的请求,让内核去磁盘取文件,这个时候会切换到其他进程或者空闲,这个任务就会转换为不可中断睡眠状态。当这种读写请求过多就会导致不可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过多,从而导致负载高,cpu低的情况。

场景二:MySQL中存在没有索引的语句或存在死锁等情况

我们都知道MySQL的数据是存储在硬盘中,如果需要进行sql查询,需要先把数据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当在数据特别大的时候,如果执行的sql语句没有索引,就会造成扫描表的行数过大导致I/O阻塞,或者是语句中存在死锁,也会造成I/O阻塞,从而导致不可中断睡眠进程过多,导致负载过大。

具体解决方法可以在MySQL中运行show full processlist命令查看线程等待情况,把其中的语句拿出来进行优化。

场景三:外接硬盘故障,常见有挂了NFS,但是NFS server故障

比如我们的系统挂载了外接硬盘如NFS共享存储,经常会有大量的读写请求去访问NFS存储的文件,如果这个时候NFS Server故障,那么就会导致进程读写请求一直获取不到资源,从而进程一直是不可中断状态,造成负载很高。




理解Linux系统负荷


一、查看系统负荷

如果你的电脑很慢,你或许想查看一下,它的工作量是否太大了。

在Linux系统中,我们一般使用uptime命令查看(w命令和top命令也行)。(另外,它们在苹果公司的Mac电脑上也适用。)

你在终端窗口键入uptime,系统会返回一行信息。

这行信息的后半部分,显示"load average",它的意思是"系统的平均负荷",里面有三个数字,我们可以从中判断系统负荷是大还是小。

为什么会有三个数字呢?你从手册中查到,它们的意思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内系统的平均负荷。

如果你继续看手册,它还会告诉你,当CPU完全空闲的时候,平均负荷为0;当CPU工作量饱和的时候,平均负荷为1。

那么很显然,"load average"的值越低,比如等于0.2或0.3,就说明电脑的工作量越小,系统负荷比较轻。

但是,什么时候能看出系统负荷比较重呢?等于1的时候,还是等于0.5或等于1.5的时候?如果1分钟、5分钟、15分钟三个值不一样,怎么办?

二、一个类比

判断系统负荷是否过重,必须理解load average的真正含义。下面,我根据" Understanding Linux CPU Load"这篇文章,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假设最简单的情况,你的电脑只有一个CPU,所有的运算都必须由这个CPU来完成。

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个CPU想象成一座大桥,桥上只有一根车道,所有车辆都必须从这根车道上通过。(很显然,这座桥只能单向通行。)

系统负荷为0,意味着大桥上一辆车也没有。

系统负荷为0.5,意味着大桥一半的路段有车。

系统负荷为1.0,意味着大桥的所有路段都有车,也就是说大桥已经"满"了。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直到此时大桥还是能顺畅通行的。

系统负荷为1.7,意味着车辆太多了,大桥已经被占满了(100%),后面等着上桥的车辆为桥面车辆的70%。以此类推,系统负荷2.0,意味着等待上桥的车辆与桥面的车辆一样多;系统负荷3.0,意味着等待上桥的车辆是桥面车辆的2倍。总之,当系统负荷大于1,后面的车辆就必须等待了;系统负荷越大,过桥就必须等得越久。

CPU的系统负荷,基本上等同于上面的类比。大桥的通行能力,就是CPU的最大工作量;桥梁上的车辆,就是一个个等待CPU处理的进程(process)。

如果CPU每分钟最多处理100个进程,那么系统负荷0.2,意味着CPU在这1分钟里只处理20个进程;系统负荷1.0,意味着CPU在这1分钟里正好处理100个进程;系统负荷1.7,意味着除了CPU正在处理的100个进程以外,还有70个进程正排队等着CPU处理。

为了电脑顺畅运行,系统负荷最好不要超过1.0,这样就没有进程需要等待了,所有进程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很显然,1.0是一个关键值,超过这个值,系统就不在最佳状态了,你要动手干预了。

三、系统负荷的经验法则

1.0是系统负荷的理想值吗?

不一定,系统管理员往往会留一点余地,当这个值达到0.7,就应当引起注意了。经验法则是这样的:

当系统负荷持续大于0.7,你必须开始调查了,问题出在哪里,防止情况恶化。

当系统负荷持续大于1.0,你必须动手寻找解决办法,把这个值降下来。

当系统负荷达到5.0,就表明你的系统有很严重的问题,长时间没有响应,或者接近死机了。你不应该让系统达到这个值。

四、多处理器

上面,我们假设你的电脑只有1个CPU。如果你的电脑装了2个CPU,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2个CPU,意味着电脑的处理能力翻了一倍,能够同时处理的进程数量也翻了一倍。

还是用大桥来类比,两个CPU就意味着大桥有两根车道了,通车能力翻倍了。

所以,2个CPU表明系统负荷可以达到2.0,此时每个CPU都达到100%的工作量。推广开来,n个CPU的电脑,可接受的系统负荷最大为n.0。

五、多核处理器

芯片厂商往往在一个CPU内部,包含多个CPU核心,这被称为多核CPU。

在系统负荷方面,多核CPU与多CPU效果类似,所以考虑系统负荷的时候,必须考虑这台电脑有几个CPU、每个CPU有几个核心。然后,把系统负荷除以总的核心数,只要每个核心的负荷不超过1.0,就表明电脑正常运行。

怎么知道电脑有多少个CPU核心呢?

"cat /proc/cpuinfo"命令,可以查看CPU信息。"grep -c 'model name' /proc/cpuinfo"命令,直接返回CPU的总核心数。

六、最佳观察时长

最后一个问题,"load average"一共返回三个平均值----1分钟系统负荷、5分钟系统负荷,15分钟系统负荷,----应该参考哪个值?

如果只有1分钟的系统负荷大于1.0,其他两个时间段都小于1.0,这表明只是暂时现象,问题不大。

如果15分钟内,平均系统负荷大于1.0(调整CPU核心数之后),表明问题持续存在,不是暂时现象。所以,你应该主要观察"15分钟系统负荷",将它作为电脑正常运行的指标。

==========================================

[参考文献]

1.  Understanding Linux CPU Load

2.  Wikipedia - Load (computing)




用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检查Linux服务器性能

如果你的Linux服务器突然负载暴增,告警短信快发爆你的手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出Linux性能问题所在?Netflix性能工程团队的Brendan Gregg写下了这篇博文,来看他们是怎样通过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对机器性能问题进行诊断。

概述

通过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在1分钟内对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uptime
dmesg | tail
vmstat 1
mpstat -P ALL 1
pidstat 1
iostat -xz 1
free -m
sar -n DEV 1
sar -n TCP,ETCP 1
top

其中一些命令需要安装sysstat包,有一些由procps包提供。这些命令的输出,有助于快速定位性能瓶颈,检查出所有资源(CPU、内存、磁盘IO等)的利用率(utilization)、饱和度(saturation)和错误(error)度量,也就是所谓的USE方法。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下这些命令,有关这些命令更多的参数和说明,请参照命令的手册。

(1) uptime


$ uptime
23:51:26 up 21:31,  1 user,  load average: 30.02, 26.43, 19.02

这个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机器的负载情况。在Linux系统中,这些数据表示等待CPU资源的进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断IO进程(进程状态为D)的数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系统资源使用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命令的输出分别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了解服务器负载是在趋于紧张还是区域缓解。如果1分钟平均负载很高,而15分钟平均负载很低,说明服务器正在命令高负载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CPU资源都消耗在了哪里。反之,如果15分钟平均负载很高,1分钟平均负载较低,则有可能是CPU资源紧张时刻已经过去。

上面例子中的输出,可以看见最近1分钟的平均负载非常高,且远高于最近15分钟负载,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排查当前系统中有什么进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可以通过下文将会介绍的vmstat、mpstat等命令进一步排查。

(2) dmesg | tail


$ dmesg | tail
[1880957.563150] perl invoked oom-killer: gfp_mask=0x280da, order=0, oom_score_adj=0
[...]
[1880957.563400] Out of memory: Kill process 18694 (perl) score 246 or sacrifice child
[1880957.563408] Killed process 18694 (perl) total-vm:1972392kB, anon-rss:1953348kB, file-rss:0kB
[2320864.954447] TCP: Possible SYN flooding on port 7001. Dropping request.  Check SNMP counters.

该命令会输出系统日志的最后10行。示例中的输出,可以看见一次内核的oom kill和一次TCP丢包。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排查性能问题。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步。

(3) vmstat 1


$ vmstat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34  0    0 200889792  73708 591828    0    0     0     5    6   10 96  1  3  0  0
32  0    0 200889920  73708 591860    0    0     0   592 13284 4282 98  1  1  0  0
32  0    0 200890112  73708 591860    0    0     0     0 9501 2154 99  1  0  0  0
32  0    0 200889568  73712 591856    0    0     0    48 11900 2459 99  0  0  0  0
32  0    0 200890208  73712 591860    0    0     0     0 15898 4840 98  1  1  0  0
^C

vmstat(8) 命令,每行会输出一些系统核心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系统状态。后面跟的参数1,表示每秒输出一次统计信息,表头提示了每一列的含义,这几介绍一些和性能调优相关的列:

  • r:等待在CPU资源的进程数。这个数据比平均负载更加能够体现CPU负载情况,数据中不包含等待IO的进程。如果这个数值大于机器CPU核数,那么机器的CPU资源已经饱和。

  • free:系统可用内存数(以千字节为单位),如果剩余内存不足,也会导致系统性能问题。下文介绍到的free命令,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

  • si, so:交换区写入和读取的数量。如果这个数据不为0,说明系统已经在使用交换区(swap),机器物理内存已经不足。

  • us, sy, id, wa, st:这些都代表了CPU时间的消耗,它们分别表示用户时间(user)、系统(内核)时间(sys)、空闲时间(idle)、IO等待时间(wait)和被偷走的时间(stolen,一般被其他虚拟机消耗)。

上述这些CPU时间,可以让我们很快了解CPU是否出于繁忙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相加非常大,CPU出于忙于执行指令。如果IO等待时间很长,那么系统的瓶颈可能在磁盘IO。

示例命令的输出可以看见,大量CPU时间消耗在用户态,也就是用户应用程序消耗了CPU时间。这不一定是性能问题,需要结合r队列,一起分析。

(4) mpstat -P ALL 1


$ mpstat -P ALL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_x86_64_ (32 CPU)
07:38:49 PM  CPU   %us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guest  %gnice  %idle
07:38:50 PM  all  98.47   0.00   0.7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78
07:38:50 PM    0  96.04   0.00   2.9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9
07:38:50 PM    1  97.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0
07:38:50 PM    2  98.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7:38:50 PM    3  96.9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03
[...]

该命令可以显示每个CPU的占用情况,如果有一个CPU占用率特别高,那么有可能是一个单线程应用程序引起的。

(5) pidstat 1


$ pidstat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_x86_64_    (32 CPU)

07:41:02 PM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CPU   CPU  Command

07:41:03 PM     0         9    0.00    0.94    0.00    0.94     1  rcuos/0

07:41:03 PM     0      4214    5.66    5.66    0.00   11.32    15  mesos-slave

07:41:03 PM     0      4354    0.94    0.94    0.00    1.89     8  java

07:41:03 PM     0      6521 1596.23    1.89    0.00 1598.11    27  java

07:41:03 PM     0      6564 1571.70    7.55    0.00 1579.25    28  java

07:41:03 PM 60004     60154    0.94    4.72    0.00    5.66     9  pidstat

07:41:03 PM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CPU   CPU  Command

07:41:04 PM     0      4214    6.00    2.00    0.00    8.00    15  mesos-slave

07:41:04 PM     0      6521 1590.00    1.00    0.00 1591.00    27  java

07:41:04 PM     0      6564 1573.00   10.00    0.00 1583.00    28  java

07:41:04 PM   108      6718    1.00    0.00    0.00    1.00     0  snmp-pass

07:41:04 PM 60004     60154    1.00    4.00    0.00    5.00     9  pidstat

^C

pidstat命令输出进程的CPU占用率,该命令会持续输出,并且不会覆盖之前的数据,可以方便观察系统动态。如上的输出,可以看见两个JAVA进程占用了将近1600%的CPU时间,既消耗了大约16个CPU核心的运算资源。

(6) iostat -xz 1


$ iostat -xz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_x86_64_ (32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73.96    0.00    3.73    0.03    0.06   22.21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r_await w_await  svctm  %util

xvda        0.00     0.23    0.21    0.18     4.52     2.08    34.37     0.00    9.98   13.80    5.42   2.44   0.09

xvdb        0.01     0.00    1.02    8.94   127.97   598.53   145.79     0.00    0.43    1.78    0.28   0.25   0.25

xvdc        0.01     0.00    1.02    8.86   127.79   595.94   146.50     0.00    0.45    1.82    0.30   0.27   0.26

dm-0        0.00     0.00    0.69    2.32    10.47    31.69    28.01     0.01    3.23    0.71    3.98   0.13   0.04

dm-1        0.00     0.00    0.00    0.94     0.01     3.78     8.00     0.33  345.84    0.04  346.81   0.01   0.00

dm-2        0.00     0.00    0.09    0.07     1.35     0.36    22.50     0.00    2.55    0.23    5.62   1.78   0.03

[...]

^C

iostat命令主要用于查看机器磁盘IO情况。该命令输出的列,主要含义是:

  • r/s, w/s, rkB/s, wkB/s:分别表示每秒读写次数和每秒读写数据量(千字节)。读写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性能问题。

  • await:IO操作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这是应用程序在和磁盘交互时,需要消耗的时间,包括IO等待和实际操作的耗时。如果这个数值过大,可能是硬件设备遇到了瓶颈或者出现故障。

  • avgqu-sz:向设备发出的请求平均数量。如果这个数值大于1,可能是硬件设备已经饱和(部分前端硬件设备支持并行写入)。

  • %util:设备利用率。这个数值表示设备的繁忙程度,经验值是如果超过60,可能会影响IO性能(可以参照IO操作平均等待时间)。如果到达100%,说明硬件设备已经饱和。

如果显示的是逻辑设备的数据,那么设备利用率不代表后端实际的硬件设备已经饱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这应用程序性能会不好,可以利用诸如预读取、写缓存等策略提升应用性能。

(7) free –m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5998      24545     221453         83         59        541

-/+ buffers/cache:      23944     222053

Swap:            0          0          0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m参数表示按照兆字节展示。最后两列分别表示用于IO缓存的内存数,和用于文件系统页缓存的内存数。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缓存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这是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策略,尽可能的利用内存,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内存,这部分内存会立即被回收并分配给应用程序。因此,这部分内存一般也被当成是可用内存。

如果可用内存非常少,系统可能会动用交换区(如果配置了的话),这样会增加IO开销(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现),降低系统性能。

(8) sar -n DEV 1


$ sar -n DEV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_x86_64_    (32 CPU)

12:16:48 A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12:16:49 AM      eth0  18763.00   5032.00  20686.42    478.30      0.00      0.00      0.00      0.00

12:16:49 AM        lo     14.00     14.00      1.36      1.36      0.00      0.00      0.00      0.00

12:16:49 AM   docker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16:49 A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12:16:50 AM      eth0  19763.00   5101.00  21999.10    482.56      0.00      0.00      0.00      0.00

12:16:50 AM        lo     20.00     20.00      3.25      3.25      0.00      0.00      0.00      0.00

12:16:50 AM   docker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C

sar命令在这里可以查看网络设备的吞吐率。在排查性能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吞吐量,判断网络设备是否已经饱和。如示例输出中,eth0网卡设备,吞吐率大概在22 Mbytes/s,既176 Mbits/sec,没有达到1Gbit/sec的硬件上限。

(9) sar -n TCP,ETCP 1


$ sar -n TCP,ETCP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_x86_64_    (32 CPU)

12:17:19 AM  active/s passive/s    iseg/s    oseg/s

12:17:20 AM      1.00      0.00  10233.00  18846.00

12:17:19 AM  atmptf/s  estres/s retrans/s isegerr/s   orsts/s

12:17:20 AM      0.00      0.00      0.00      0.00      0.00

12:17:20 AM  active/s passive/s    iseg/s    oseg/s

12:17:21 AM      1.00      0.00   8359.00   6039.00

12:17:20 AM  atmptf/s  estres/s retrans/s isegerr/s   orsts/s

12:17:21 AM      0.00      0.00      0.00      0.00      0.00

^C

sar命令在这里用于查看TCP连接状态,其中包括:

  • active/s:每秒本地发起的TCP连接数,既通过connec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 passive/s:每秒远程发起的TCP连接数,即通过accep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 retrans/s:每秒TCP重传数量;

TCP连接数可以用来判断性能问题是否由于建立了过多的连接,进一步可以判断是主动发起的连接,还是被动接受的连接。TCP重传可能是因为网络环境恶劣,或者服务器压力过大导致丢包。

(10)top


$ top

top - 00:15:40 up 21:56,  1 user,  load average: 31.09, 29.87, 29.92

Tasks: 871 total,   1 running, 868 sleeping,   0 stopped,   2 zombie

%Cpu(s): 96.8 us,  0.4 sy,  0.0 ni,  2.7 id,  0.1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25190241+total, 24921688 used, 22698073+free,    60448 buffers

KiB Swap:        0 total,        0 used,        0 free.   554208 cached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20248 root      20   0  0.227t 0.012t  18748 S  3090  5.2  29812:58 java

  4213 root      20   0 2722544  64640  44232 S  23.5  0.0 233:35.37 mesos-slave

 66128 titancl+  20   0   24344   2332   1172 R   1.0  0.0   0:00.07 top

  5235 root      20   0 38.227g 547004  49996 S   0.7  0.2   2:02.74 java

  4299 root      20   0 20.015g 2.682g  16836 S   0.3  1.1  33:14.42 java

     1 root      20   0   33620   2920   1496 S   0.0  0.0   0:03.82 init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2 kthreadd

     3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5.35 ksoftirqd/0

     5 root       0 -20       0      0      0 S   0.0  0.0   0:00.00 kworker/0:0H

     6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6.94 kworker/u256:0

     8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2:38.05 rcu_sched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几个命令的检查的内容。比如系统负载情况(uptime)、系统内存使用情况(free)、系统CPU使用情况(vmstat)等。因此通过这个命令,可以相对全面的查看系统负载的来源。同时,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诸如内存占用最多的进程、CPU占用率最高的进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对于前面一些命令,输出是一个瞬间值,如果不持续盯着,可能会错过一些线索。这时可能需要暂停top命令刷新,来记录和比对数据。

总结

排查Linux服务器性能问题还有很多工具,上面介绍的一些命令,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定位问题。例如前面的示例输出,多个证据证明有JAVA进程占用了大量CPU资源,之后的性能调优就可以针对应用程序进行。








About Me

........................................................................................................................

● 本文作者:小麦苗,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小麦苗删除

● 本文在itpub、博客园、CSDN和个人微 信公众号( DB宝)上有同步更新

● 本文itpub地址: http://blog.itpub.net/26736162

● 本文博客园地址: http://www.cnblogs.com/lhrbest

● 本文CSDN地址: https://blog.csdn.net/lihuarongaini

● 本文pdf版、个人简介及小麦苗云盘地址: http://blog.itpub.net/26736162/viewspace-1624453/

● 数据库笔试面试题库及解答: http://blog.itpub.net/26736162/viewspace-2134706/

● DBA宝典今日头条号地址: http://www.toutiao.com/c/user/6401772890/#mid=1564638659405826

........................................................................................................................

● QQ群号: 230161599 、618766405

● 微 信群:可加我微 信,我拉大家进群,非诚勿扰

● 联系我请加QQ好友 646634621 ,注明添加缘由

● 于 2020-04-01 06:00 ~ 2020-04-30 24:00 在西安完成

● 最新修改时间:2020-04-01 06:00 ~ 2020-04-30 24:00

● 文章内容来源于小麦苗的学习笔记,部分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或不当之处还请谅解

● 版权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小麦苗的微店https://weidian.com/s/793741433?wfr=c&ifr=shopdetail

小麦苗出版的数据库类丛书http://blog.itpub.net/26736162/viewspace-2142121/

小麦苗OCP、OCM、高可用网络班http://blog.itpub.net/26736162/viewspace-2148098/

小麦苗腾讯课堂主页https://lhr.ke.qq.com/

........................................................................................................................

使用 微 信客户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来关注小麦苗的微 信公众号( DB宝)及QQ群(DBA宝典)、添加小麦苗微 信, 学习最实用的数据库技术。

........................................................................................................................

欢迎与我联系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