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一锤子买卖,华为坚持“长期主义”与伙伴共成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如今,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字化也成为共识度、确定性最高的趋势。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通过实践数字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个过程中,伙伴与华为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前,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隆重召开,华为重点分享了最新的伙伴合作政策和伙伴发展计划。大会期间,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杨超斌,他从研发投入、战略规划、根技术打造等多方面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 杨超斌

   坚持“长期主义”,华为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一个多月前,华为正式发布了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423亿人民币,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企业业务收入为1332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伙伴贡献了销售合同数量的95%。

  对此,杨超斌首先表示:“2023年,我们会继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对于ICT产业来说,华为跟我们的伙伴、客户之间的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是面向未来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据杨超斌透露,华为向客户提供产品,不单是为了解决伙伴、客户当年、明年的问题,还需要考虑未来3-5年的挑战与需求。今年发布的新产品或许只占今年研发投入的很少部分,大部分是用于明年后年的产品和技术突破服务的。

  笔者认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当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面临数字化转型时呈现出了不同的困境和特征,同时对伙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唯有通过研发投入的坚定不移和长期合作才能更好地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聚焦四类产品,“伙伴+华为”共拓新蓝海

  相比数千家NA市场客户、数十万家商业市场客户,由5200万中小企业构成的分销市场,是个巨大的数字化新蓝海。相比行业客户,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技术能力弱,需要的是简单易用、灵活智能的产品。

  杨超斌表示,面对企业客户数量多、应用场景差异大、产品需求丰富等局面,给我们带来了两大挑战:第一、考验我们面对不同场景下的产品定义和管理能力;第二、如何跟伙伴利用标准化的产品,通过被集成的方式,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针对上述趋势和挑战,华为将聚焦在感知、联接、存储、计算四类产品,定义出符合不同场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一直秉承“以利益为纽带,以诚信为基础,以规则为保障”的原则,在这样的体系下,杨超斌相信华为跟我们的伙伴可以一起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不同类型的客户。

  不仅如此,针对分销领域,华为内部还专门成立了7个面向分销市场的PDT(产品开发团队),覆盖范围包括:数通园区、智能协作、数据存储、数通安全、光网络、智能感知、计算等领域,由跨部门的人员组成,共同进行分销产品的定义和开发,面向SOHO办公、酒店餐饮、商业地产、零售商超、办公安防等场景,打造分销专有产品。

  据杨超斌透露,目前,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与1000多家ISV进行合作,有超过150万的开发者基于昇腾体系开发相应的人工智能产品。同时,华为还与全国200多所高校合作,在高校中开设了关于昇腾的相应课程,这就意味着未来我们的伙伴在大学毕业生里面更容易招到相应的人才。

   深扎根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向下扎到根,是华为生存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如果不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扎到根,我们就没有未来。”杨超斌坚定的说。

  虽然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但可喜的是,华为并未被击倒,反而在这样的逼迫中找到了新的道路。

  在过去的4年时间,华为已经完成了13000多个器件的替代,4000多块单板的开发,所有的替代都是华为扎到根工作的一部分。不仅如此,面向未来数字化、智能化的诉求,华为已在计算领域打造了全栈解决方案,欧拉操作系统和高斯数据库也实现了开源。

  未来,华为将以产品为本,持续加强根技术的研究,不断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全员提升产品能力,从而充分释放产品竞争力的商业价值。

  写在最后,笔者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都是一场系统性的变革。未来“伙伴+华为”是一个整体,以更加高效的管理覆盖到更加广泛的市场,以更加完善的体系让每一位伙伴受益。因此,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数字化作战平台,看到的不止于眼前,更注重远方,未来,“伙伴+华为”将展开体系作战,共同奔赴广阔的新蓝海。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