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类简单来说就是定义在一个类内部的类。一直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使用内部类,对内部类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明。今天详细学习了Java内部类的机制,总结下内部类的使用。归纳大纲如下:
1. 内部类的基础结构
2. 内部类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3. 内部类的分类
4. 内部类的继承
若有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教,共同成长!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原文链接
1. 内部类的基础结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内部类其实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内部类与普通类的不同体现在编译上),如上例所示,编译完成后,分别生成三个class文件:Parcel1.class, Parcel1$Contents.class, Destination$Contents.class。
.class文件包含了如何创建该类型对象的全部信息。内部类生成的.class文件有严格的规则: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如果是匿名内部类,编译器会简单地产生一个数字作为其表示符,如Parcel1$1.class.
2. 内部类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Thinking in Java中通过一个章节详细讨论了为什么需要内部类,可能是因为笔者的理解能力有限,直到今天也无法明确体会作者的意思,总结起来有以下这些:
1. 内部类最吸引人的原因是:每个内部类都能独立继承一个(接口或类)的实现,所以无论外围类是否已经继承了某个(接口或类)实现,对于内部类都没有影响
2. 内部类可以有多个实例,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状态信息,并且与外围类对象的信息相互独立
3. 单个外围类中,可以让多个内部类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同一个接口,或集成同一个类
4. 内部类并没有令人迷惑的”is-a”关系,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也就是说通过内部类可以变相的实现类的多重继承(我们知道Java中只能引用多个接口,而不能继承多个类)。比如这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也看了网上各位大神的文章,总结归纳,自己对为什么使用内部类的理解是这样的:
使用内部类会破坏良好的代码结构(第一次看到会觉得怪怪的),但为类的设计者提供了一种途径来隐藏类的实现细节(这些往往是客户端程序员所不关注的),同时也是代码变的更加灵活。
3. 内部类的分类
笔者认为内部类之所以很难理解,正是因为语法覆盖了大量难以理解的技术(如果都像基础内部类那样,就没有多少意思了)。内部类可以分为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嵌套类,匿名内部类。
- 静态内部类的应用场景是:只可以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方法。
- 成员内部类的应用场景是:它可以访问它的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和方法,不管是静态的还是非静态的都可以。
-
局部内部类:像局部变量一样,不能被public, protected,
private和static修饰。只能访问方法中定义的final类型的局部变量。 - 匿名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就是没有名字的局部内部类,不使用关键字class, extends, implements,没有构造方法。匿名内部类隐式地继承了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了一个接口。匿名内部类使用得比较多,通常是作为一个方法参数。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拥有对外部类所有元素的访问权。
在成员内部类要引用外部类对象时,使用outer.this来表示外部类对象;
而需要创建内部类对象,可以使用outer.inner obj = outer.new inner();
(注意,在拥有外部类对象之前是不可能创建内部类对象的,除非你创建的是嵌套类)
举个例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局部内部类
当你要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想创建一个类来辅助你的解决方案,但又不希望这个类是公共可用的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一个定义在方法中的类
- 一个定义在作用域内的类
- 一个实现了接口的匿名类
- 一个扩展了非默认构造器的匿名类
- 执行字段初始化的匿名类
定义在方法中的内部类: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PDestination类是destination()方法的一部分,在之外不能被访问。注意return语句中的向上转型,返回的是Destination的引用,它是PDestination的基类。
定义在作用域中的内部类: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匿名内部类
一个匿名内部类的例子如下,匿名类是内部类比较常用的方式,简化了代码,更加灵活: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需要注意:
1. new匿名类前,这个类需要定义,否则编译报错;
2. 当所在的方法的形参需要被内部类里面使用时,该形参必须为final,否则编译报错,如下例所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通过匿名内部类,可以写出一个完美的工厂模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嵌套类
如果不需要内部类对象与其外部类对象之间有联系,那么可以将内部类声明为static。嵌套类意味着:
1. 要创建嵌套类的对象,并不需要先创建外部类的对象
2. 不能从嵌套类的对象中访问非静态的外部类对象
3. 嵌套类和普通的内部类还有一个区别:普通内部类不能有static数据和static属性,也不能包含嵌套类,但嵌套类可以。而嵌套类不能声明为private,一般声明为public,方便调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4. 内部类的继承
内部类的继承,是指内部类被继承,普通类extends内部类。而这时候代码上要有点特别处理,具体看以下例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可以看到子类的构造函数里面要使用父类的外部类对象.super();而这个对象需要从外面创建并传给形参。
参考资料
- 《Thinking in Java》第4版
- 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 作者:海子
- http://www.cnblogs.com/nerxious/archive/2013/01/24/2875649.htm作者:Nerxious
- http://android.blog.51cto.com/268543/384844/ 作者:Ican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