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算服务市场增长近80% 背后潜力与挑战并存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进下,中国的智算服务市场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势头,日前,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中国智算服务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该市场在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达79.6%,市场规模已达到146.1亿元人民币。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印证了智能算力在AI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也让我们对未来市场的走向充满期待和思考。

引人注目的市场现象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飞速发展,智算服务市场的细分领域也在快速演变。报告指出,在各类智算服务中,智算集成服务市场同比增长168.4%,市场规模达57.0亿元人民币;而GenAIIaaS,即面向生成式AI的智算服务市场,增幅更是高达203.6%,其市场规模达到52.0亿元人民币。相较之下,OtherAIIaaS市场则遭遇了13.7%的同比缩减,市场规模为37.1亿元。这显示出,面对AI技术的风头,市场上对相关智算服务的需求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尤其是针对生成式AI的服务已成为市场的主流。

智算服务的蓬勃发展

作为支撑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基础设施,算力被普遍认为是AI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自2023年初ChatGPT上线以来,AI模型的普及使得全球算力设施的建设与规模正快速扩张。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4)》,截至2023年底,全球算力基础设施总规模已达到910EFLOPS(每秒浮点运算达100亿亿次),中国的算力规模则达到246EFLOPS,排名全球第二。整体智算的同比增速超过65%。

特别是在算力市场中,普通通用算力、超算算力和智能算力三大类构成了基础设施的主体。智算算力的兴起,使得其在AI生态系统中日益受到重视。在最近召开的“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提到,过去20年间,智能算力的需求大幅增加,增长幅度已超过百亿倍,成为算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市场格局的变迁

在多数科研机构和企业迅速布局智算服务市场的背景下,云计算巨头则借助其优势资源领先市场。例如,阿里云作为国内云服务的龙头,其在GenAIIaaS市场的份额已居于领先地位。其他运营商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也在此领域积极跟进,建立大规模智算中心,旨在抢占市场份额。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智算集成服务市场目前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华为凭借其卓越的芯片能力与全栈服务能力,持续遥遥领先;而新华三、百度以及中国电子云等公司也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口碑,稳占第二阵营。

双重需求驱动的市场现象

据分析,智算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源于AI技术本身的爆发,更与行业内部双重需求的叠加有关。一方面,大型企业逐渐认识到自建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无法自建数据中心的中小企业愿意采购如华为、阿里等领军企业的智能服务,这直接推动了智算服务企业的快速扩展。

然而,行业专家如瑞达恒研究院的王清霖也警示,尽管智能化趋势明显,但现阶段智能算力市场尚未形成明确的商业模式,市场上部分企业在试图创新时,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

面临的多重挑战

尽管智算市场在短期内表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但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余晓晖指出,中国的算力芯片生态相对分散,存在多种不同的算力芯片,但这些芯片对应的开发框架和软件栈却并未实现有效协作,这使得异构算力之间的协同和稳定性面临挑战。

此外,算力的局部需求与供给错位现象也亟待解决。各地智算中心的建设往往缺乏统筹规划,造成了“算力孤岛”问题的出现,部分地区算力资源闲置,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算力短缺的问题。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整合资源,实现算力的互联互通及高效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结尾与思考

智算服务市场在未来五年内每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样的预期无疑让我们对未来的AI产业充满期待。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市场尚需面对生态链的完善、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多重挑战。在这个快速演变的智算生态中,如何让每一个参与者发挥其最大价值,成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更多中腰部企业的加入,智算市场的格局可能还会继续演化。未来,我们期待所有的智算服务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