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数据中台之领域自治,将数据治理权交给业务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电网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运营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数据治理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集中式数据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电网企业对数据高效利用和快速响应的需求。此时,一种新的思路——将数据治理权交给业务团队,实现领域自治,正在成为电网企业数据管理的新趋势。

一、传统数据管理模式的困境

电网企业的数据治理曾长期依赖于集中化的管理模式,数据团队负责从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到分析的全流程工作。这种模式在数据量相对较小、业务需求较为单一的时期尚能运转,但随着电网智能化升级,数据量和业务复杂度大幅提升,其弊端逐渐显现。

一方面,数据团队与业务团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数据团队对电网业务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精准满足业务需求。例如,电网运维团队急需准确的设备状态数据用于故障预警,但数据团队可能因对设备运行逻辑理解不足,导致数据处理不准确,延误业务决策。

另一方面,集中化模式下,数据治理成为瓶颈。电网企业数据量庞大,集中式处理难以快速响应各业务部门的需求,数据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实时监控和快速决策的要求。

二、领域自治:重构数据中台的新趋势

重构数据中台的核心在于将数据治理权交给业务团队,实现领域自治。这种模式通过分布式数据架构和面向领域的数据所有权,让数据平台和团队能够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

(一)数据作为产品:业务团队的主体责任

在新的数据管理模式中,数据被视为一种产品,每个领域的团队负责自己领域的数据产品,确保数据高质量、可靠、可用。业务团队需要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数据消费者是谁?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并提供清晰的文档、易用的接口以及服务级别协议(SLA)。

例如,电网设备运维团队负责设备状态数据的采集与治理,通过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数据质量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二)面向领域的去中心化治理

新的数据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分布式治理,每个领域团队负责其相关数据的治理和管理。各个领域团队可以自主决定数据架构和技术实现,避免传统数据湖/数据仓库的“中心化瓶颈”。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数据治理的灵活性,还减少了团队间的同步成本。

(三)联邦式数据治理

在领域自治的同时,电网企业通过联邦式治理框架,确保数据的全局一致性。企业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安全策略,业务团队在自治的基础上遵循这些规则,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例如,通过共享的元数据和统一的协议,确保跨领域数据的可发现性和互操作性。

三、IT部门的角色:统一的技术架构与跨域数据治理

在领域自治模式下,IT部门的角色并非被削弱,而是更加聚焦于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跨域数据治理能力,为业务团队赋能。

(一)统一的技术架构

领域自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统一的技术架构支持。IT部门负责构建统一的技术架构,为数据中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及中间件资源。这一架构需要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接入,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采集量测等数据类型,同时具备大规模数据量存储和灵活扩展的能力。

(二)跨域数据治理与数据共享

IT部门通过数据中台解决跨域数据治理和数据共享问题,确保数据在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流通和互操作性。数据中台作为企业级数据共享平台,负责以下职责:

1. 数据整合与标准化:数据中台聚合跨域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形成标准化的数据资产。

2. 数据共享与服务化:通过数据中台,IT部门封装数据为服务,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支持业务团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分析。

3. 联邦式数据治理:IT部门通过联邦式治理框架,建立统一的安全、合规和数据共享标准,确保跨领域数据的可发现性和互操作性。

四、领域自治带来的变革

将数据治理权交给业务团队,电网企业正迎来一系列积极变革。

(一)数据质量的提升

业务团队对自身数据的理解最深,能够精准发现并解决数据问题。通过元数据管理和数据质量管控机制,数据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数据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

(二)创新的加速

领域自治使得业务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数据应用和服务。通过数据赋能基层减负增效,电网企业开发了线损辅助治理场景,显著提升了电网运行效率。

(三)业务与数据的深度融合

数据治理与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让数据真正成为业务决策的有力支撑。通过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业务团队可以提前预警潜在故障,优化业务流程。

五、领域自治的挑战与应对

领域自治虽带来诸多变革,但在实践中也面临挑战。

(一)文化与组织结构的转变

从集中式向领域自治转变,需要电网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组织结构变革。业务团队需要从传统的业务执行者转变为数据治理者,这需要提升其数据治理能力。

应对策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业务团队的数据治理能力,同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促进数据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技术一致性与互操作性

领域自治可能导致技术标准不一致和数据互操作性问题。

应对策略:电网企业需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共享协议,引入数据中台等技术工具,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三)全局治理与局部自治的平衡

领域自治需要在全局治理和局部自治之间找到平衡。

应对策略:通过联邦式治理框架,明确全局治理规则和局部自治权限,确保数据治理的有序化。

六、结语

重构数据中台,将数据治理权交给业务团队,实现领域自治,正成为电网企业数据管理的新趋势。这种模式不仅能提升数据质量,还能加速创新,推动电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IT部门通过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跨域数据治理能力,为业务团队赋能,确保数据治理的高效与规范。虽然面临挑战,但只要电网企业能够正确应对,领域自治必将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让我们一起拥抱领域自治,重构数据中台,为电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