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Oracle 中国裁员的消息已经刷屏了一周,坊间也产生了大量的讨论信息,从讨论中往往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事情的全貌。
我从各平台的留言中摘录了一部分,试图将更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以下摘录来自各公众号的相关文章留言,以『云头条』的内容最为丰富。摘录保留了作者的名称。
以下这个内部观点来自裁员消息正是公布之前,披露了Oracle中国区的组织结构和团队特点,真实可信,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来自Oracle内部的声音和观点:
ooooonly u :
O记(O记代表 Oracle)老员工来现身说法。
首先,cdc这个概念不明确。很久很久以前,当o记还没有收购这么多公司,北京研发中心只有数据库国际化(就是支持中文日文等)测试团队的时候,cdc这个名字就开始用了。
但后来,收购了peoplesoft、bea、sun、siebel、hyperion等公司之后,它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也被研发中心接收----但从cost center来说,它们都不是狭义的cdc里的。
如今,狭义cdc很多团队在做oracle第一代云,又名oci-c。由于整个oci-c要被砍掉,连总部那边都不能幸免,中国研发中心的oci-c团队估计是在劫难逃,虽然还没有正式通知。因此狭义的cdc是很危险的。但广义来说,cdc的字面意思,中国研发中心,会不会被裁掉,个人表示怀疑。
其次,o记中国研发中心往上追溯,几乎分布在所有团队----Larry的direct report,那些大佬们,底下几乎都有中国研发中心的人,或多或少。总得让这些大佬们都同意吧?尤其是,其中某些团队的不可替代性相当高,甚至同样的事情,即使是总部那边,技术上也搞不定。你不分青红皂白全裁了,业务怎么办?
最后,澄清某些人对o记的几个误解。
误解一:o记出来的人一定精通数据库。我看见前面已经有人(估计是同事)澄清了。o记研发中心只有数据库国际化测试团队。听名字也知道这里面是不涉及到数据库底层的,里面的人懂得多深,不好说。
误解二:o记里都是loser,都是在混日子。诚然,比起互联网公司,o记的工作负载是比较轻的,一般是不搞996的,当然偶尔也需要加班。而且,o记的薪酬确实是很低的。但工作负载和薪酬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吗?显然不是。国内喊去ioe喊了这么多年,i和e都去得很多了,o却一直去不掉,你觉得一帮loser能做出来一个无法被替代的东西?
虽然数据库没有中国研发中心什么事,但o记美国的数据库团队也是这个风格啊。还有很多人,大力吹捧道德无底线,尊严无底线的价值观,觉得道德有底线,尊重有底线的人,都没有战斗力。对此我只能呵呵了。所以,o记还是有好项目的,而且企业文化里至少是有一些温情和正能量的,使得很多大牛即使薪酬比较低,也愿意一直在这里工作。不排除很多人因为无处可去才留在这里,但也有很多人是真心喜欢这里才留下的。而且,o记从来不认为员工加班是天经地义的,虽然加班不可避免,但至少心里会心存愧疚。
误解三:o记非常低效。有这个误解的人,没做过toB吧,你可能还以为上线速度是压倒一切的因素,一快遮百丑吧。但对于toB的软件来说,稳定性比迭代速度更重要,而且相当注重向下兼容性。可能你们都看过。o记数据库改一行代码需要至少好几周,就是质量第一而非速度第一的体现。另外,因为work life balance的原因,也进一步拉大了和互联网公司在开发速度上的差异。但我坚持认为,这样才是正确的toB姿势。
好吧,其实我没有能力证实或证伪任何裁员的传闻,只是看不惯很多人一副幸灾乐祸的态度。
最后的最后,后面追加招聘的评论是好事,但如果不欢迎35岁以上程序员的地方,能不能注明一下,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看见很多新评论,再多说几句。
第一,华为的,35岁以上评不到18级不可能发offer吧?阿里的,35岁以上评不到p8不可能发offer吧?前面有人说工作十年了给个p6p7很伤失落,但更大的可能是根本不会发offer。
第二,你还真以为国家意志可以做到一切?秦始皇还想长生不老呢,国家意志做到了吗?你知道某大行曾经想去o,几十个人干了半年,最后结论是去不掉o吗?如果你说国家宁愿回到纸账时代也要去o,我只能报以呵呵了。真要有那个决心,cpu早造出来了。
第三,不可替代性大到一定程度,就是不可替代。上面去o失败就是一个例子。我说中国某些团队不可替代,是因为总部那边曾经试图替代,结果客户报bug,总部搞不定,客户天天催,还是搞不定,最后客户捅到Larry那里,只好承认失败,把中国人拉进来之后,很快就搞定了。说“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的人,你们要知道,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是质。
Evan :
oci-c是nimbula被oci领养后的新名字,中国的oci-c是原来的OPC(Oracle Public Cloud),因为业务包含了nimbula也被认定为oci-c. OPC部门是2011年之后组建的,90%以上员工是外部招聘的,只有一个部门(全球化,10人左右)是4-5年前从狭义cdc收编的。很多老员工不了解新部门OPC很正常。
Craig C :
按业务分的话,这次裁撤的主要业务部门是ocic,虽然也是做cloud,但却是在内部竞争中失败的cloud。
熊爸 :
甲骨文低效是因为没有紧急问题。我们这边客户问题都要求当天开会三个工作日内最少要给出workaround。另外甲骨文全体远程办公,电脑都在美国的云上,你家里有事就回家干活,沟通也都是和美国人沟通,甲骨文21107常有,996绝对没有。996找谁996?技术经理吗?国际化团队的就是这风格,跟你说的低效没啥关系。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害群之马在公司拍马屁,出门骂公司的。
汤圆儿:
大家拉横幅表示愤怒是因为:
明显不是因为其标榜的转型而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有同事在oracle cloud平台做开发,正是oracle下一步发力的产品线,也整个被裁掉了,因转型而裁站不住脚;
被告知太晚。前一天很多同事还在加班加点赶项目进度,解决客户问题,今天就宣布被裁了,而且只给留一个月缓冲,大家都是拖家带口,平日也是兢兢业业把工作当事业对待的,就这样毫无征兆被干掉了。
总有人说外企多么舒适,大家活该,是死于温水煮青蛙,其实近几年在各种公司狼性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劳动强度一点也不比国内公司低,而且薪资的竞争力之类…你懂的。至于为什么不早走而要等到被裁,概因外企还是有些不错的地方,比如工作时间灵活,环境相对单纯等。
事已至此,哀怨也没什么用。积极抗争的目的是要给所有中国研发员工讨个说法,对这种恶意裁员的行为,难道不该站出来为自己的国人争口气吗!
工作还是要找,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也坚信能干的员工始终还是会找到合适的地方继续发光发热。
熊爸 :
我最看不惯老有人说oracle闲了,至少在我们team,每周2个bug是老板的硬性要求,而且还同时要做feature。
我们很多客户线上bug,一旦eacalation,当时立即回复是必须的,客户半夜开会是常事,每周连续三四次半夜的会议都是有的。一般一周之内给出初步解决方案,不然直接mail to vp,周末加班一个月有个几次也很正常,每周五(对,每周五!)还有固定的半夜12点软件安全培训。
就这么忙,依然薪水远远低于互联网。没办法,船不好。一直以为自己努力能换来产品的中兴,各种努力做创新,引入新技术,引入云服务,引入AI应用,参加fltp创新项目。即使三年不涨薪自然忠心耿耿,心怀信念。到头来换来公司无情裁员。有些伤心,有些失落,我写这些并不完全是因为担心自己的未来,而觉得自己这三年有些不值得。外企,也就这样了吧!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留在甲骨文,企业文化和宽松氛围是重要的方面:
陈介 :
记得第一次看到Oracle的员工手册上写的珍视每一位员工,如果你受伤了,流的是Oracle的blood,当时非常的感动。相信即使是战略的调整,Oracle也会给到员工妥善的安排和补偿,掌握任何一种技术的人希望安逸的过一辈子是不可能的。加油!
Young :
我为啥还留在甲骨文?在这里我能体会到对人的尊重。公司不会算计忽悠员工,一切规定都在明面上,每年有无数的培训可以参加。病了或家里有事领导都是让先照顾好自己。有好的想法VP会坐下来认真听,任何问题可以当面问领导认真回答不会敷衍。别说加班,非工作时间领导打电话都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先问你方不方便,而且一年会不超过两次。公司的办公环境傲视北京,只为了公司傍边的那个绿树如茵的湖我就愿意再干五年。我们ERP为全球几千企业客户服务,每天的工作都有真实价值。公司真要撤谁也没办法,公司不会对我有感情,但是我感谢公司提供的工作。我希望有平衡的工作生活,有人为了工资可以牺牲一切996,我们互相尊重,但是不要说谁更有追求。
杨一 :
IT企业中的避风港,呆了4年的地方,收获了宝宝还有充足的闲暇陪他长大,Oracle早已被印度人占领未来也将属于印度人,倒不值得留恋,祝老东家一路走好,还在的兄弟们平安喜乐。
无论如何,祝愿离开甲骨文的兄弟们都能找到下一个避风港,开启新的成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