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设计的灵活性陷阱

一个业务顾问,跟用户谈需求,聊销售订单的后续操作。

问题:订单创建保存后要不要审核?

回答:可能要,不确定。

问题:如果要审核,要几级审核?是否上一级管理人员是必须的层级。

回答:可能多级,现在想不清楚。是不是直接上级审的事情,有很多情况,不同单子,可能管理归属不一样,现在这方面也不明确,可以到时候我自己选么?

问题:订单创建后要不要自动触发生成交货单?还是全部手工创建?

回答:可以吧,都行,可不可以都可以?

好,如果你是业务顾问,你会怎么办?


某个业务顾问是这么做的:好的,既然你们很多功能需求不确定,那么这样,我给你设计成可配置化,给你们设置界面,到时候你们自己设置一下,后面要改的话,就自己简单调一下就好了。

用户说:好极了,太棒了。

。。。。


然后业务顾问就设计了:

订单,可以设置成需要审批,也可以不审批。

审批的话,可以随便选审批人,一层也行,多层也行。

订单后可以自动创建交货单,也可以选择不自动,全部手工。


你觉得如何?会不会赞扬这个顾问,水平真高!


我只能说:呵呵了。


作为一个数据顾问,跟业务顾问一起进场,同步过来跟用户谈数据分析需求,注意,是业务设计的同时,不是业务系统跑了一段时间以后。当你想跟用户聊聊订单处理时效性,有没有延迟审核分析,有没有延迟交货分析时,当你了解到业务设计是上述时,你会怎么想?直接崩溃。没有既定的业务分类,没有既定的业务规则,怎么做分析?怎么设计分析路径?



我们常说,看一个顾问好不好,负不负责,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一个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设计了一堆hard code的功能,还是在必要的地方设计做成配置项,具备灵活性。

我们也常常说,做项目和做产品不同,把项目交付物产品化还需要好长路要走,更复杂,对需求分析人员的要求更高,因为产品需要更多完整性和灵活性。

所以,好像上述那个业务顾问很厉害啊。

大错特错了。这是个灵活性陷阱。

做项目不是做产品,或者说,如果你愿意,你有能力,做项目也可以做成产品,但关键是不能只做到产品级别。

把一个产品抛给用户,然后结束,那不是高级,不是负责任,而是不负责任,用灵活性的谎言去掩盖不负责任的态度和管理想法的缺乏。

讨论需求是讨论什么?讨论业务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怎样的业务流程是正确的,怎样的业务管理模式是正确的,是有所谓标准和规则的。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代表了用户没有想法,顾问也没有带给他想法,这不是个合格的顾问,这不是应有的业务流程再造咨询过程。

功能可以设计灵活,可以把项目做成产品,可以都做成配置项,但得进一步,把配置方案都做出来。要不然,不就等于扔了一个空的sap系统给用户让用户自己实施么?


所以,当面对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时,提供灵活性确实是个方向,但千万不能滥用,更好的、更负责任的办法是,和用户继续深入讨论,得出结论,那才是真正的业务蓝图。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