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学习了不少知识,其中有两个知识点,印象深刻,对我个人来讲,颇受启发。一是说服别人的要点是什么。二是怎么给方案。今天先说说第一个,说服的要领。
对于说服,有一句定义:要说服别人,核心就是尽量把自己的逻辑组织好,讲清楚道理。
初看到此条解释时,我觉得很对啊,就是讲清楚道理么,道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得捋清楚,对方听懂了,相信就会和我一样,持同样的观点。
实际不是这样。说服的核心不是自己,这个定义的出发点就错了。说服的核心不是逻辑,要点也错了。甚至,说服的重心也不是“讲”什么。
仔细想一下,我想大部分人也会和我一样,想明白,确实不是如此。
1、 说服的核心不是自己,是对方,被说服者。核心目标不是把客观道理讲清楚,而是让对方理解、接受和认可他所听到的。(一定要知道, 讲清楚只是方法,不是目标,让对方感受到什么才是目标)
2、 说服的要点也不是逻辑/理性,而是感性/情感。有研究证明,百分之80的决策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我不知道这个比例对不对,但好似现实中,确实大量的决策、决定,实际上是感情、情绪、情感、感受、感觉在左右。所以,逻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到对方的情感共鸣。(一定要知道, 逻辑只是工具,不是目标,让对方感受到什么才是目标)
3、
说服的重点不是“讲”什么,而是对方对你的话语、声音和体态的综合感受。根据研究表明,突出的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比讲的内容更重要。讲什么话,搭配用什么语音语调和手势体态,形成1+1+1>3的效果,才是重点。确实,很多时候不是你的道理不对,而是你讲道理的时候,你的声音是颤抖的,你的眼神是躲闪的,你的身体是别扭的,对方接收到的是你整体上不自信的信号,你到底讲了什么已经直接被忽视了,没人会真心用心听下去。(一定要知道,
讲什么只是内容,不是目标,让对方感受到什么才是目标)
所以,说服的真正技巧是:
首先,了解对方,对方是什么样子的人,立场是什么,怎样可以更大概率的获得他的认可?
然后,把握自己,自己的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第三,逻辑当然还是要表述清楚,但是仍旧是要按照对方的角度来理逻辑,而不是按照自己的。
第四,实际上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是基础性的,就是你在对方眼里,是否是个可信的人。否则一切免谈。当然,这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做到的,是长期塑造的结果。
很多时候,道理不是不懂,只是我们常常懒于深入思考,把方法当做目标,错误理解了事物的真相。这次学习,提醒了我自己。
不过,由此又引发了我另一个思考。这样“说服”的话,是不是太过目的性了。让我又想到,一个极度善于“说服”的高手,会赢,但最终往往会给人一个感觉:他没有自己的立场,有的只是逢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在他嘴里,你听不到真心话,听到的都是你想听的话。甚至,他会被人视为“骗子”。对啊,骗子就是理解人性,懂得忽悠的高手。
所以,技巧的高峰,是尖的,你很容易偏离,入魔。在那路上,持守本心,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