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将要取代人工?前不久,一则新闻吸引了我:亚马逊用AI监控,并解雇了900名员工。理由是,员工效率太低了。其实早在之前,亚马逊CEO贝佐斯就说过:“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这句话和京东的刘强东不谋而合。为了不让员工混日子,他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到工作中。一方面,他用机器人代替一部分人工。比如,用机器分拣取代人工分拣,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又用AI监控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如果完不成KPI,AI就会警告员工提高效率;如果员工屡教不改,那么就把员工开除,终止劳动协议。
在这种高压下,员工苦不堪言:时薪低,一小时只有15美元;强度高,包装效率要求提高1.5倍;压力大,员工喝水、上厕所都要争分夺秒。因为工厂大,厕所远,离开岗位太久就要被监控记录。于是,有些人选择拿塑料瓶,到走道里解决生理问题。
有人说,这是要用机器取代人工了吗?其实,人工和机器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比如分拣物品的质量,人工可以用肉眼轻松判断,但机器就不行。所以,“机器换人”还不能完全实现,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未来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准。但我敢肯定的一点是:混日子的人,未来会越来越难混。日子越来越难混了,为什么说,日子会越来越难混呢?就拿我身边最近的例子来说。
过去,一个文案编辑的职责很简单:只要会写文章、懂排版就可以了。但现在要做一个编辑,必须有各项技能傍身。除了写文排版、还要掌握PS制图、活动策划、运营涨粉……再说一个常见的岗位,设计师。过去,设计师有简单的设计基础,能熟练掌握PS就可以了。
可现在,一个设计师要担当的职责有:手绘,精通Sketch、PS、AI、AE、C4D等软件……你会发现,看似“稳定”的技能或者技术,没多久就会被更新迭代。而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卡耐基曾说:“多数人对自己不了解,因此也就没办法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华为为了让每个员工了解自己的定位,做了很多:
第一:考核层次。考核分三级,一是持平,二是合格,三是挑战。挑战级别,是能力强的体现,也就能获得高额奖金。
第二:业绩制度。华为员工月度、季度、年度奖金,都和业绩挂钩。业绩高,奖金也高,也更容易获得提拔。
第三:工资级别。公司会根据员工表现和能力来划分级别。其中13级是最低,22级是最高,每个级别还分C、B、A三个档位。级别高,说明自己表现好,容易获得提升;级别低,说明表现糟糕,工作价值偏低。
总之,只有正确定位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有格局意识的人,走得更长远,当你在混日子时,其实就是没有责任心的体现。那么,无论你职位有多高,当企业需要裁员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你。
不仅普通人要居安思危,就是企业大佬也都在警示人们:史玉柱曾说,别看今天很牛的公司,几年后可能也会衰败;大润发CEO黄明瑞称,害怕被时代淘汰,就要赶上时代;董明珠说过,依附于别人、跟随性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所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在最该努力的年华选择碌碌无为。这个时代很残酷,混日子的人,迟早会被淘汰!
如果你想要拿到高薪,最可靠的方式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梦想如果只想就会成为梦。作为IT教育全产业链人才服务平台,千锋教育长沙校区一直专注于IT人才服务,有效指引了一批批学员的前行道路,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其中不乏一部分人实现了“弯道超车”,提前实现了职场晋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来岳麓区麓谷企业广场A2栋3单元3楼上门参观试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