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绘如何快速的上色?技巧是什么?

板绘如何快速的上色?技巧是什么?关于上色、色彩搭配的干货微课菌其实已经分享过很多多次了,不知道同学们还有印象吗?画画最重要的是练习!同学们看完干货之后有没有爆肝练,我们是不知道的也控制不了的!每次我们发素材见到最多的也是:“去我收藏夹吃灰吧!”这几个词真是百用不厌,总之,文章发了之后,就靠同学们自觉啦。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板绘上色教程。

如果大家想要学习绘画的话,可以去轻微课网站看一下,里面有大量的绘画学习资源、教程、素材。下载“轻微课APP”学习更方便!

在前两天,微课菌收到一个惊喜!有同学看了干货之后来反馈啦!还向微课菌提了新的问题,那叫一个开心啊!毕竟有输出有反馈,微课菌也才会有更多动力出干货,所以,你们有啥问题,无论是改画还是什么不会画,都可以尽情砸给微课菌哦!那么,微课菌看完那位同学的问题之后,对其进行了解答。秉着分享学习的理念,也就作为一篇干货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

同学发的原图

上面是原问题和原图,下面微课菌来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首先不知道同学是提取出来的线稿还是自己描的线稿,说一点意见:线条太毛糙琐碎:我们画画时,尽量不要用材质颗粒的笔刷画线稿,可能同学们会觉得这种像铅笔颗粒质感的笔刷画起来很有感觉,像纸上的样子,但是在商稿中这种线稿是严重影响成图效果和工作效率的。

学画画(特别是赛璐璐这类),同学们对光滑和闭合一定要有概念!闭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线稿内区域和画布外区域完全不留缺口:

这样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就是影响了色区边缘。我们知道物体的材质表现最终体现在轮廓边缘和高光,因此轮廓清晰干净是初学者的基本要求。此外如果线条闭合,可以直接用魔棒工具快速选择线稿内区域一键填色,如果不闭合线条,魔棒就没法识别线稿内区域。

魔棒工具点选线稿外空白画布,就能一键框选线稿之外区域:

然后切换到选区工具,右键选择反向,然后快捷键填色或者画笔填色,这样就不会把颜色画到线稿外区域。

sai的操作方法和PS基本在这个上面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初学者阶段,尤其是赛璐璐画法的小伙伴,一再强调不要把线稿画的骚气扑鼻,正儿八经把线稿画的干净再说。

如果是提取出来的线稿,这提取的方法不对,这里给一个提取线稿的方法:这里软件是PS。如果线稿原图是白底黑线,可以这样;先把原图复制一层,然后点击PS左上工具栏“选择”,选择“色彩范围”

色彩容差拉到最高200,点确定

然后

右键选择反向

新建图层填充黑色

至于画的问题,因为原图的设计和线稿都很不错,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位同学基础不牢,对结构判断的不足的缺点,所以整体看上去还好。

如果硬要说提升的空间的话,原图目前所使用的的配色方案是同类色,这种缺少色相对比的配色方案其实是很难画的绚丽好看的,因此原图整个图看上去比较平,没有亮眼的地方,视觉中心没能凸显出来。

我们可以去色看看素描的黑白灰布局:

 发现没有,整个图其实只有一个灰调子和零星的高光点缀,因为灰调和高光的亮度还比较接近,导致高光也不清晰。

我们知道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原图这个调子就过于平均,暗部没有暗下去,亮部没能亮起来,人物的各部位的配色,装备的材质本身色调也完全在一个亮度上。

我把暗部压暗以后,再看看效果(是不是好多了?)

板绘如何快速的上色?技巧是什么?以上就是本期微课菌关于板绘怎么上色的教程分享了,怎么样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完记得学以致用,在绘画的学习中,其实很多训练最终指向的都是基础问题,因此在创作一个作品时必然需要强调所运用到的基础该如何学,如何安排训练内容才能让学习过程轻松且高效。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