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打通业务数据,实现数据流通?
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构建数字化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立于不败之地。但企业数据繁多杂乱,且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如ERP、CRM、OA、财务等系统,不同系统数据间通常相互独立,这就形成了完整业务链上的数据孤岛现象,让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与反馈变得更艰难,无法适应当前灵活多变的国际化市场环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是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与灵魂,数据都无法打通的信息化建设,一切都为空谈。我们如何理解数据孤岛,何为数据孤岛呢?
数据孤岛一般可分为逻辑性数据孤岛与物理性数据孤岛。前者指的是各部门站的角度不同,导致了相同数据被赋予了不同含义,提高了部门间数据合作的门槛;后者指的是不同部门的数据彼此相互独立存储、独立维护,且相互孤立。
物理孤岛:数据物理上的孤立,各自存储,各自维护。这样就会出现重复造轮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每个事业部都需要维护一套存储系统,各个事业部申请的机器资源都是富足的,每个事业部并各自配备一个专门的负责人。每个事业部都把数据采集、存储这个活当成是一个累赘、苦活、脏活,因为他们的kpi不在这边。当需要进行跨业务的数据合作时,往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迁移、拷贝,因此大部分的人力资源都耗费在数据准备阶段。
逻辑孤岛:数据逻辑上的孤立,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数据规范,站在各自角度对数据的理解和定义,往往会出现相同的业务id、用户id有不同的定义。当需要进行跨业务的数据合作时,往往会发现沟通成本极高。
企业内部普遍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尤其是集团化企业孤岛效应更为明显 ,未来大数据的发展是应该前沿科技消除各行业间的数据孤岛现象......未来大数据的发展是要消除各行业的数据孤岛现象,创造出各种渠道、模式让数据协作的更好。不管从大时代的角度,还是从发挥数据本身的价值角度,我们都需要去积极改变这种孤岛现状。
消除物理孤岛:统一采集、集中存储、开放计算。
消除逻辑孤岛:制定数据规范、定义数据标准、建设维护元数据。为何打通业务数据,实现数据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