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32-S3使用指南—MicroPython版 V1.0》第八章 LED实验

第八章 LED实验


       本章使用machine.Pin 类实现ESP32-S3 IO操作。machine.Pin 类是 machine 模块下的一个硬件类,它为IO提供配置和控制功能,为实现IO设备的操作方法。Pin 对象主要被用来控制输入/输出引脚,这些引脚也被称为 GPIO。每个 Pin 对象都与一个物理引脚相对应,它能驱动输出电压并读取输入电压。

       本章分为如下几个小节:

       8.1 machine.Pin类

       8.2 硬件设计

       8.3 软件设计

       8.4 下载验证


        8.1 machine.Pin 类

       Pin 类中提供了设置引脚模式(输入/输出)的方法,以及获取和设置数字逻辑值(0 或 1)的方法。要创建一个 Pin 对象,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标识符,这个标识符能够明确地指定一个特定的输入/输出引脚。这个标识符可以是整数、字符串,或者是一个包含端口和引脚号码的元组。在 MicroPython 中,引脚标识符是一个由代号和引脚号组成的元组,例如在Pin(("IO1", 1), Pin.OUT) 中的 ("IO1", 1)。


       1,machine.Pin 类的构造对象

       Pin的构造对象方法如下:

class machine.Pin(id, mode=-1, pull=-1,value=None)
使用示例:led = machine.Pin(1,Pin.OUT,value = 1)

        该构造方法的参数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8.1.1 Pin类构造方法的参数描述


       返回值:指定引脚的Pin对象。


       2,machine.Pin 类的方法


       ①:使用给定参数重新初始化引脚。

       其方法原型如下:

led.init(mode=-1, pull=-1,value=None)

        此方法的参数描述如下:


表8.1.2 led.init方法的参数描述


       返回值:None。


       ②:获取或设置管脚输出电平。

       其方法原型如下:

led.value([x])

        此方法的参数描述如下:


表8.1.3 led.value方法的参数描述


       返回值:管脚电平。


       ③:设置管脚输出高电平。

       其方法原型如下:

led.on()

        返回值:无。


       ④:设置管脚输出低电平。

       其方法原型如下:

led.off()

        返回值:无。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其余方法不能在ESP32芯片上使用。相关知识,请看MicroPython在线文档。在MicroPython中,系统延时需要用到time/utime模块。该模块下有三个sleep方法:

       l time.sleep(seconds):秒级的延时

       l time.sleep_ms(ms):毫秒的延时

       l time.sleep_us(us):微秒的延时

       需要注意的是:调用这些方法之前,必须在前面导入time/utime模块,才能使用这些模块的方法。


        8.2 硬件设计


       1. 例程功能

       本章实验功能简介: LED每过500ms一次交替闪烁,实现类似跑马灯的效果。


       2. 硬件资源


       1)LED灯

              LED-IO1


       3. 原理图

       本章用到的硬件有 LED 灯。电路在开发板上已经连接好,所以在硬件上不需要动任何东西,直接下载代码就可以测试使用。其连接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8.2.1 LED与ESP32-S3模组连接原理图


       从上图可知,若IO1输出低电平时,则LED亮起,反之,熄灭。


        8.3 软件设计


       8.3.1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个工程的功能和实现的过程,对学习和设计工程有很好的主导作用。下面看看本实验的程序流程图:


图8.3.1.1 程序流程图


       8.3.2 程序解析

       本书籍的代码都在main.py脚本下编写的,读者可在光盘资料下找到对应的源码。LED实验main.py源码如下:

from machine import Pin
import time
 
"""
 * @brief       程序入口
 * @param       无
 * @retval      无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初始化LED并输出高电平
    led = Pin(1,Pin.OUT,value = 1)
    while True:
        
        led.value(0)                    # 设置GPIO1输出低电平
        time.sleep_ms(500)              # 延时500ms
        led.value(1)                    # 设置GPIO1输出高电平
        time.sleep_ms(500)              # 延时500ms

       在这个示例中,作者首先导入了machine特定库的Pin类和time两个库。然后,作者使用Pin()方法实例化了一个Pin对象,该对象与ESP32-S3物理引脚1相对应,并将其配置为输出模式且初始电平为高电平。

       在while循环中,我们使用led.value()方法来翻转LED的状态。首先,我们将引脚设置为低电平,从而使LED亮起,然后等待0.5秒。接着,我们将引脚设置为高电平,从而使LED熄灭,并再次等待0.5秒。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从而实现LED的闪烁效果。

       注意:“if __name__ == '__main__':”是Python的一种常见模式,用于确保该代码块只在直接运行此脚本时执行,而不是在其他脚本中导入时执行。

       在Thonny软件上,导入main.py文件至MicroPython设备中,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本地上存到MicroPython设备。另一种是新建文本,然后把正点原子提供的实验内容复制粘贴,并把新建文本命名为“main.py”保存至MicroPython设备。下面作者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流程。

       第一种:本地上存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只需把Thonny本地目录设置为正点原子例程目录,然后右键把01_led实验的main.py脚本上存到MicroPython设备当中,如下图所示。


图8.3.2.1 main.py脚本上存流程


       上存完成后,按下键盘上的“F5”运行程序。

       第二种:新建文本

       在Thonny软件上,新建文档,然后复制上述的源代码到文档当中,如下图所示。


图8.3.2.2 新建文件


       接着,按下“Ctrl+S”保存至MicroPython设备当中,并命名为main.py文件,如下图所示。


图8.3.2.3 命名为main.py,且保存至MicroPython设备当中


       最后,按下“F5”运行代码。


        8.4 下载验证

       下载完之后,可以看到 LED以每次500ms闪烁。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