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界翘首以待的消息终于来了!谷歌冲入这场AI创作音乐的革命,这家搜索巨头最新推出的MusicFX势必将成为音乐创作的新宠。
MusicFX实质上是MusicLM的升级版,可以创作长达70秒的旋律和音乐循环。按谷歌的说法,它能够更快速地生成更高品质的音乐,让吊足了吃瓜群众的胃口。
这款新工具已在谷歌的AI labs 中上线,贵为内测版本的MusicFX,现在已经大范围推出了,现在各位终于可以体验了。
音乐创作,或许不再需要灵感?
跟之前版本一样,MusicFX用户只需输入一串文本描述(比如“两把尼龙弦吉他演奏弗拉门戈风格”),系统就会基于此描述生成音乐。默认会生成两个30秒的版本,而且可以延长(到50秒或70秒),甚至可将前奏和尾奏拼接起来循环播放。
新增的一个功能是,它为输入的描述词提供了替代建议。比如,当你输入“乡村风格”时,下拉选项中可能会有“摇滚abilly风格”和“蓝草风格”。而对于“朗朗上口”,下拉列表可能会显示“轻松”和“旋律性”。
在描述词输入框下面,MusicFX还提供了一个词云,推荐更多相关描述、乐器和节拍要添加进去(比如“前卫”、“快速”、“刺激”、“808鼓点”)。
真假难辨还是千篇一律?
由于技术已经发展得如此之快,甚至专业的音乐评论家都开始分辨不出机器生成的音乐与人类作品之间的差异了,音乐生成工具的成果无疑越来越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如此,这些轨道往往缺乏灵感和旋律焦点,可能是因为训练样本集的限制,导致弦乐器的音效仿佛廉价的MIDI样品,终究是有些遗憾。
拒绝版权冲突?Google的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版权纠纷,Google设立了过滤机制,不为特定艺术家或包含人声的提示生成音乐。同时,Google还利用了它的DeepMind部门开发的SynthID水印技术,这种听不见的水印能够清晰地标出哪些音轨来自MusicFX。
此外,谷歌还推出了新的歌词生成工具TextFX,配合MusicFX一起用,将创作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个工具是与说唱艺术家和唱片制作人Lupe Fiasco合作开发的,使用的是谷歌的文本生成AI模型PaLM 2,并从Fiasco多年来发展出来的押韵和语言技巧中获得灵感。
虽然TextFX的初衷是作为一个自动生成歌词的工具,但它更像是一个辅助编写歌词的工具集。诸如寻找以特定字母开头的分类词汇的模块,以及发现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模块。
Google向我们展现了它对基于AI声音技术展示了巨大的投入和兴趣。但仍有待观察的是,谷歌是否会在解决围绕AI音乐产生的棘手问题上,比追赶行业趋势更有见地。
思考:将来的音乐会是怎样的?
至此,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些思考:随着越来越多使用AI创作的音乐在互联网上走红,是否原版音乐和权利人的版权会受到冲击?美国版权局是否会就AI创作的版权问题发表立场?
MusicFX和TextFX的推出,确实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与可能。不过,人们还需要仔细审查其产出,以及如何合理地处理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在未来的路上,Google还有许多棘手的工作要做。
大家觉得,AI创作的音乐未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欢迎给我留言告诉我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