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两年使用过的手机,暨一份不客观手机推荐指南(2023版)

鸽了很久的手机推荐文章,今天看到一位宝妈想整一台备机用,一时兴起把他写完。

*本文基于 2022 年 5 月 14 日我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修改


浅谈近两年使用过的手机

时间跨度从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3 月,

机型涉及 Redmi、Apple、小米、iQOO、一加、Realme 等多个品牌,

一共 13 款机型,具体型号从最早到去年底依次为:

Redmi Note 9 Pro - Redmi K30S Ultra - OnePlus 9R - Redmi Note 10 Pro - iPhone 13 Pro - iPhone 11 - 小米 11 Ultra - Redmi Note 11T Pro - Redmi K50 至尊版 - Realme Q5 Pro - iQOO Z6 - iQOO 10 - Realme GT Neo5 - 小米 13

除了华为/荣耀、OPPO 系列,国产品牌的手机都买来用过,

先说上述 13 款机型当中的主品牌机型,


1)首先是一加(OnePlus)

我的 一加 9R 购入的时候,一加品牌刚刚回归 OPPO 集团成为一个子系列,当时买回来是想尝鲜 ColorOS,看看从魅族 Flyme 挖来那么多工程师后的 ColorOS 有哪些变化,

这款硬件没什么好说的,性能三大件骁龙870 + UFS 3.0 + LPDDR4X,背面玻璃机身+金属中框,左上角矩阵四摄,正面一块挖孔三星 1080P 低频 PWM 调光屏幕,

这些参数没有什么好聊的,系统倒是给了我惊喜,

挖了很多前 Flyme 工程师后,系统团队开发的新 ColorOS 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提起它总是说各种像 iOS,没有一点特色。不管是交互逻辑、功能、动画效果、流畅性都跟同期的 MIUI、Flyme、EMUI 差别很大,

*写这段的时候,星际魅族集团已经强势归来,Flyme 10 也在上个月底发布了,宝刀未老

转折点是 ColorOS 6 和 7 这两代,从 UI 层面、系统底层、功能交互、动画方面全部重做,让我这个老 MIUI 用户都想体验一波,遂买来一加 9R 体验 ColorOS 11


有一点我们要清楚,各家都是基于 AOSP 项目开发系统,日常使用、玩游戏流畅不流畅,动画交互舒不舒适这些就要看厂商的优化能力了。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各家每一代系统都会从底层开刀,提高后台保活能力、前台App 打开瞬时流畅,36 个月持续不卡顿,研发新的系统动画等等

除此外,还有游戏助手、小窗、语音助手、大文件夹、万象息屏等等原生Android 没有或不完善的功能

丰富了用户体验,也体现了各家系统的差异化

做得好不好看技术实力和细节处理,去年 ColorOS 系统的后台保活能力就一直为人诟病,打开 16个 常用 App 使用一轮下来直接杀 6 个以上,其他家只杀两三个

用户体验十分不好,到年底才更新新版本优化到主流水平

说回 ColorOS,从像素级对标 iOS 转为有自家元素,并且丰富系统功能性,流畅优化,花了两年时间才做到

不过好消息是 OPPO 最新发布的 Find X6 系列搭载的 ColorOS 13.1 已经是Android 第一梯队系统了

除了 ColorOS 外,一加 9R 没什么好聊的


2)Apple

iPhone 13 Pro

也是我自己花钱买的第一款 iPhone 产品,坊间各种唱衰 Apple 但不妨碍大多数人买新款 iPhone,品牌、产品力摆在那里,一骑绝尘的 A 系列芯片和独领风骚的 iOS 结合,绝对是巅峰

从 Android 手机换到 iPhone 13 Pro 以后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折腾,还能够有 5G 时代不错的续航

性能自不用多提,哪怕不关注数码评测也都知道 A15 秒天秒地,并且还是有最佳能耗比的一代 A 系列芯片,App Store 构建起来的软件生态,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也是一款非常好用的主力机,更重要的是 iPhone 13 Pro 这一代上了自适应高刷屏幕,在各种 App 之间、信息流之间纵享丝滑体验

*写到这里时 iPhone 14 Pro 系列已经上市半年多了,Android 品牌各大旗舰机型也都迭代了一大波

安卓里少有机型能够匹敌 iPhone 14 Pro 系列的自适应高刷体验,唯有三星 S23 Ultra 和华为 P60 Pro 能够比肩

唯一对我有点遗憾的是这块屏幕,屏幕素质顶级可它是全局 480hz PWM 调光,对我这样的频闪敏感用户不友好,不护眼

所以我换掉 iPhone 13 Pro 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频闪,看久了眼睛会不舒服


iPhone 11

后来我舍不得 Apple 的软件生态,又换到 iPhone 11 

这是苹果正代数字系列最后一款顶级 LCD 屏幕机型,一块无频闪全局 DC 调光 650 峰值亮度,有原彩显示的护眼屏幕

对于普及了高刷屏幕的时代,这块屏幕最大的缺点是不支持高刷,还有它的双层主板散热不佳,游戏体验不好,其他的没什么毛病一款不错的主力机

拍照方面祖传 1200 万像素双摄,夜景不太出彩,白天还可以

本来是想 iPhone 11 跟 小米 11 Ultra 双持的,因为小米 11 Ultra 作为焦段齐全的影像旗舰可以补充 iPhone 11 拍照不足的地方

但我自己实在没有很实际的双持场景,遂出了 iPhone 11 保留小米 11 Ultra


3)小米

小米 11 Ultra

作为一个资深米粉,两年前小米 11 Ultra 发布后在影像领域的表现就深深吸引了我

超大底主摄 GN2 1/1.12 接近卡片机的底,暗光场景非常出色,细节保留丰富涂抹较少,还有计算摄影加持出片率很高

并且超广角和潜望式长焦都搭载了索尼 IMX 586 大底 CMOS 硬件直接拉满了

尤其是这颗 5X 潜望式长焦,能够拍出非常优质的长焦照片,拍日出和日落都非常棒

*从华为 P40 系列开始,各家旗舰机型都开始搭载大底潜望式长焦,提高了手机摄影天花板,到小米 12S Ultra 发布后达到巅峰

并且小米 11 Ultra 这块 2K (3200 x 1440) 分辨率的三星 E4 120hz 高刷屏幕,出厂逐片调教,亮度和色彩一致性都非常棒,还给开发了类 DC 调光模式,

一直在微博数码达人“魔法师蛋小丁”的个人主观屏幕排行占据 S 级屏幕的位置,屏幕素质和护眼拉满,至今少有超越者

所以后来在 iPhone 11 和小米 11 Ultra 之间我留下了小米 11 Ultra 作为主力机使用


*样张:

对于大部分不关注手机数码圈的朋友来说,当年款的 iPhone Pro系列都非常推荐购买


小米 13

2022 年 12 月 11 日发布的小米 13 系列,一举打开了小米高端之路的最后一道门槛,从小米 12S Ultra 联合徕卡打造了一款移动影像时代的标杆,奠定了高端品牌基础

当然这条路没那么好走,华为也是做了很多年,打造了很多款经典产品才做到,小米任重道远

其实刚发布那会儿,我想买来用的想法还不太大,因为同期也有很多机器发布,我还想多体验几部其他机型,

后来是觉得不能再这样换了,需要一台主力机一直用下去,把体验心态,变为生产力心态,

所以换到了小米 13,网上呼声很高的小屏旗舰,比 iPhone 14 更值得购买

就我一个多月的使用体验来说,MIUI 14 重回 Android 系统第一梯队前列没问题,硬件上非常水桶,6.36 英寸三星 E6 峰值亮度 1900 尼特支持类 DC 调光的直屏,比 iPhone 14 标准版那块更好也更护眼

宽 71.5 毫米,四面超窄边框,玻璃版仅重 189g,内里搭载有骁龙 8 Gen2、4500 毫安时电池,支持 67W有线快充,50W无线充电,支持 IP68 防尘防水

影像系统标配徕卡三摄,主摄(支持HyperOIS)、超广角、长焦(支持OIS)无凑数镜头,有两种摄影风格可选,徕卡生动、徕卡经典普通人上手即拍即得,不需要专业设置,

续航我不打游戏,充满电妥妥用一天,不重度游戏,也能从上班用到下班回家充电,

发布了 4 个多月,米粉节依然没有降价,还在犹豫 iPhone 14 标准版的朋友不妨看看小米 13


*样张

当然对摄影有更高需求的朋友,可以等等下周的小米 13 Ultra 发布后再做决定,


Android 旗舰其实更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购买,不管是 vivo、OPPO、荣耀、小米、华为五大品牌,当家旗舰都各有特色、优势,

vivo 现在最推荐的是 X 系列最新款比如 vivo X90 系列,Pro 和标准版都可以,拍人像更多也可以入手 vivo X90 Pro+ 

橘子 3.0 系统在功能性上已经追平 Android 系统第一梯队了,流畅性稳定性更是稳稳居于第一梯队,


OPPO 的话只推荐购买新款 Find 系列的 Pro 版,还有新款 Reno 系列的 Pro/Pro+ 版本,

ColorOS 13.1 前文已经提到,完全不用担心流畅性和稳定性问题,功能上也有独家特色,从其他 Android 手机迁移过来不会有太多不适,


目前荣耀可以买新款 X 系列标准版比如荣耀X40,新款数字系列的 Pro 版本,比如荣耀80 Pro 和新款 Magic 系列,如荣耀 Magic5 / 5 Pro

MagicOS 7.0 在鸿蒙+Android 的基础上,迭代出了荣耀特色功能和交互体验,流畅性不需要担心,稳定性更不需要担心,可以当作是华为没有 5G 的平替,


小米只推荐数字系列和 Ultra 版本还有新款 Civi 系列,三者侧重不同,喜欢综合水桶机的就买数字系列标准版,喜欢轻薄颜值就选 Civi 系列,Ultra 看就看即将发布的小米 13 Ultra 了,手机摄影爱好者可以直接入

MIUI 的口碑已经回升,不再是 ADUI、卡顿、BUG 代名词了,可以抛开成见使用后再判断,


华为因为这三年遭受美国制裁,新款元器件供应受到阻碍,只能买新款 P 系列和 Mate 系列,nova 非常不推荐,不在意 5G 的话,可以买 P60 系列,Mate 50 标准版,

鸿蒙 3.0 依然在众多 Android 定制系统中,有领先优势,尤其是跨设备互联体验,还有在硬件受限的情况下,做出了不输 iOS 的系统全局流畅性,包括高刷体验,交互动画,后台机制等等


子品牌们

vivo 有 iQOO,OPPO 有一加和 realme(独立子品牌,供应链和研发共用),荣耀的子品牌星耀也许就来,小米有 Redmi

有关子品牌们的出现,主要用户都是在线上用户,出货渠道也是线上为主

除了硬件不能越级主品牌旗舰外,各个系列的硬件差异化组合还是有值得购买的机型


iQOO 

值得买的是最新数字系列不带 Pro 版以及最新 Neo 系列不带 SE 版,还有 Z 数字系列不带 x 版

用的系统也是橘子 3.0,体验都是跟 vivo 一致的,不需要担心


Realme 

realme 是新势力,只推荐最新 GT 系列和新款 GT Neo,比如 realme GT Neo 5

realme UI 跟 ColorOS 是同宗同源可以说是换皮吧,体验上一致向 ColorOS 看齐

一加回归 OPPO 后的产品喜欢就买,其他不用多说


Redmi

Redmi 品牌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当家最新 K 系列标准版都值得买,Note 系列 Pro 版还有 Turbo 系列都值得买

同样的 MIUI 14 系统,无非是根据硬件做了动画分级,其他体验差别跟小米不大


三星的话比较特殊,之前不是一直用三星的用户非常不推荐作为主力机使用,因为搞懂那个系统说明书都不容易,设置门槛比较高,不是玩机党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三星 One UI 不是一般人能用好的,


喜欢哪个品牌的手机除了外观颜值外,系统也是一大因素,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根据喜好来选即可

不管是男生女生,买一部手机更重要的是喜欢,因为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不喜欢这部手机,只要发现缺点或不好用的地方,就会浑身难受

没必要花钱买个不痛快

根据预算和需求来选择最佳


区块链研究僧,数码爱好者,欢迎关注,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