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阴晴圆缺,也就是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月球、太阳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几乎没有被太阳光照亮,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几乎看不到月亮。随着月球绕地球转动,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朝向地球,月亮开始呈现出弯弯的月牙形状,称为峨眉月。接着,亮面越来越大,依次出现上弦月、盈凸月,当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侧,与太阳相对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完全被照亮,这时是满月。之后,亮面又逐渐减少,经过亏凸月、下弦月,最终回到新月状态,完成一个月相周期,大约为 29.5 天。古人根据月相变化来制定历法、安排农事等,月相变化至今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