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6爻与6步工作法

一项工作分6段(六个里程碑,6个质量控制点)

上下两个形象进度

上下场三点论

顺、不顺准备,阴阳两手预案。

为了一,要时刻两手准备,三点论,六步法

内方外园,持经达变

太极2仪4象8卦

天风火泽,地山水雷

发展--加阴加阳

[@more@]初六爻——冬至
九二爻——小寒
六三爻——大寒
六四爻——立春
九五爻——雨水
上六爻——惊蛰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无论何种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则是不会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称为“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经过历代的演变,《周易》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样子,分为《经》、《传》两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各有卦辞,爻辞加以说明,为占卜之用。
六十四卦,是以六个一组的“---”与“- -”构成的。“---”象征阳、刚;“- -”象征阴、柔。因此,“---”称作“阳爻”,“- -”称作“阴爻”。
“---”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数九表示,又称为“九”。
“- -”用偶数二、四、六、八、十中的六表示,又称作“六”。
“卦”由下而上构成,最下方的称为“初”。依次而上。称为“二”“三”“四”“五”,最上面的称为“上”。
在六十四的后面,是“卦辞”,是解说全卦的,亦称“彖辞” 。彖是兽名,有利齿。卦辞是周文王在被殷纣王囚禁时,推演六十四卦做出的解说。《史记 · 自序》:“西伯(周文王未称王时的爵位)囚 里,演周易。”
卦辞后面是爻辞,是解说六爻中的每一爻的。关于爻辞的作者,纷说不一,的说是周文王所作,也有人说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所作。
《传》是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字共十篇,称为“十翼”。翼有辅助的意思,意即辅助解释《经》。十翼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
《史记 · 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喜易,序 、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
“十翼”是否为孔子所为呢?目前比较多的意思认为,“十翼”不可能是一个人所为,但会有孔子及其弟子的文字在内,原因是“十翼”中论说,矛盾颇多。
《彖传》 是卦辞的解释,从六爻的全体形象,说明卦的意义。
《象传》分大象、小象。大象仍是对卦的解释,不同于《彖传》 的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八卦,从八卦象征的事物来说解全卦。小象则以各爻的位置来解释每一爻辞。
《系辞传》也称《大传》是对《易》的整体论说,是具有很深蕴含的哲学著作。
《文言传》是对六十四卦中的“乾卦”和“坤卦”的详细解说。
《说卦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易》的简明论说,后半部分是说明八卦的现象。
  《序卦传》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进行解说。
  《杂卦传》将六十四卦中相对的两 卦为一组,用一句话解释。
以上便成成为《易经》的全部内容。

参考文献:http://www.cdutcm.edu.cn/yj/yjj_jj.htm
7、 问:请介绍一下《三易》说?
  答: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如现在的电脑,就是把复杂的计算程序转换成"0"和"1"这两个简单的符号。
  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或者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不变的。
  我认为,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即阴阳二爻)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8、问:八卦、六十四卦的组成?
  答:八卦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经卦组成。
  六十四卦由乾、垢、遁、否、观、剥、晋、大有、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艮、贲、大蓄、损、睽、履、中孚、渐、坤、复、临、泰、大壮、快、需、比、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组成。
  
 10:八卦的排列方试是怎样的?
  答:《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的变化由太极开始,由太极产生出两仪即阴阳。即有阴阳,使相互感应,阳育阴,阴含阳,于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二气,又分为四,名曰四象。四象现在一般是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根据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图按其数字排列运行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就是先天八卦数。
  根据先天八卦的次序,我们可以知道人在母腹中,首先开始生头,因为乾为一,次生肺,因为兑为二,次生心,因为离为三,次生肝胆,因为震为四、巽为五,次生肾, 因为坎为六,次生肠胃,因为艮为七,次生肌肉,因为坤为八。
  后天八卦传说为周文王所制,又称文王八卦。其排列次序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先天八卦说的是宇宙形成时的状况,后天八卦说的是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11、 问:什么叫先天?什么叫后天?
  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形成以前的状况,叫先天,有了万事万物,那就是后天了。换句话说,人在娘胎里是先天,离开娘胎是后天,先天后天是划分阶段范围的一种界说。
  
  12、问:何谓"三才之道"?
  答:三才指天道、地道、人道,即天、地、人。《易传》里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在六十四卦中每卦都由六个爻组成,五爻、六爻代表天,三爻、四爻代表人,初爻、二爻代表地。这说明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它们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周易,实际上就是讲天、地、人"三才之道"。'
  
  13、问:六爻的爻位是怎样定位的?
  答:一卦有六个爻,分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一):初爻、三爻、五爻为阳爻,二爻、四爻、上爻为阴爻。
  (二):一卦之中上爻为上位。上卦之中爻和下卦之中爻为中位,初爻为下位。
  (三):五、六爻为天位;三、四爻为人位;初、二爻为地位。初爻、三爻、五爻为地、人、天之正位。
  (四):初爻居内卦之下,四爻居外卦之下位,是为同位。二爻居内卦之中位,五爻居外卦之中位,是为同在中位。三爻居内卦之上、上爻居外卦之上,同在上位。
  (五):五爻为尊位,二爻为*位,为小人之*。五爻为天之正位,为君位、为尊位。阳居五爻,为阳居尊位。阴居五爻,为阴居尊位。居尊位,象征人居帝王之位,属旺势。
  (六):初、三、五爻为阳位,二、四、上爻为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得位,或称当位、正位、位正、在位。反之,为不得位,或称失位、未当位、位不正。
  
  14、问:请介绍一下阴爻、阳爻?
  答:阴爻、阳爻是组成八八六十四卦的基本符号,下面分别介绍。
  阳爻:用(-)表示:象阳、象天、象君、象父、象君子、象大人、象男人、象奇数、象阳性之物、象刚、象键、象动等。
  阴爻:用(--)表示:象阴、象地、象民、象母、象小人、象女人、象偶数、象柔之状、象静、象轻、象亡物等。
  为了区别阴阳属性,阳爻用"九"字,阴爻用"六"字。
  阳卦之阳爻,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阴卦之阴爻,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一卦之中,有阴爻有阳爻,按其所居的爻次,分别在数前加一个阳"九"或阴"六"。
  乾卦多一个"用九"爻,坤卦多一个"用六",因此,这两卦各有七个爻数。其他六十二卦没有这种情况。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