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卡西尔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490)年) 古希腊 数学家 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前544-前483年):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 古希腊 伟大的 哲学家 ,也是整个 西方文化 中最伟大的 哲学家 思想家 之一。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 古希腊 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 哲学家 科学家 教育家 之一,堪称 希腊哲学 的集大成者。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 哲学家 数学家 ,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 十七世纪 亚里士多德

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 哲学家 、文化哲学创始人

*爱因斯坦提出他的广义相对论,他用的是已创立的黎曼几何,不过黎曼当时仅仅把它看作纯粹的逻辑可能性它可以为描述现实的事实作准备,决定论的问题:科学所需要的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决定论而是一种方法论的决定论。

1、生物学确实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的思想方法却不属于物理学或化学的思想方法。生命是终极的和自决的实在,它不可能根据物理学或化学来描述和解释。

2、仔细研究动物的形体构造,研究不同感觉器官的数量、性质和分布状态,以及神级系统的状况,就能给予我们关于该生命体之内外世界的精确图像。——客观主义、行为主义的方法。

3、对于人类世界,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介于这两个系统之间。

4、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

5、概念语言——情感语言;逻辑、科学语言——诗意想象的语言;人是理性动物——人是符号的动物。

6、动物的符号化语言:不具有一个客观的指称或意义。即动物从不指示或描述对象。命题语言——情感与言的区别,是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的真正分界线。主观语言——>客观语言;情感语言——>命题语言。言语是人类学的概念,因此应当从动物心理学的研究中整个地排除出去。

7、信号和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以一世界之一部分。信号是“操作者”;而符号则是“指称者”。信号即使在被这样理解和运用时,也仍然有着某种屋里的或实体性的存在;而符号则仅有功能性的价值。——动物智慧——>无意识动作:动物不思考什么,而只是认定什么

8、动物: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人: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

9、语言有超自然的或神赐的起源?反思(依赖于符号),意识,语言,用一般的概念和范畴思考,对普遍事物的把握能力。

10、企图把创造性活动限制于一定数量的、界限分明的本能种类,是非科学的,有些人说:

原始本能只有一个:自爱

有两个: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有三个:贪婪、恐惧和荣誉

有多个最多五六十个.......

11、走向人类学的通道?心理学的内省、生物学的观察和实验,以及历史的研究等——>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分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

12、神话、宗教、艺术、语言甚至科学,现在都被看成是同一主旋律的众多变奏,而哲学的任务正是要使这种主旋律成为听得出的和听得懂的。

13、 智人进化选择互相合作,人类演化大脑的群体合作部分更发达, 群体合作促进工具的发展,工具发展弥补体格上的劣势群体合作使人想象死后的世界。尼安德特人灭绝,智人进化至今。

14、记忆意味着“内在化”和强化,意味着我们以往生活的一切因素的相互渗透。内省和自我审查。

15、符号思维克服了人的自然惰性,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每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

16、宗教的真理是超自然理性的,但它不是“非理性的”。

17、从理论上讲,巫术就是科学,因为即使巫术也是按照下述假定来立论和行事的:在自然中一个事件必然不变地跟随另一个事件而产生,并不受任何精神的或人格作用的干预。但是神话所感知的并不是客观的特征而是观相学的特征。

18、整体的交感(人的自立——>人与自然的联系)的信仰:宗教的交感、巫术的交感。巫术仪式的基本信念:关怀一切、同情一切、参与一切。宗教:功能化的诸神:劳动分工;在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禁忌概念包括了宗教和道德的全部领域——>超自然的危险——>支配着禁忌体系的正是恐惧,而恐惧唯一知道的只是如何去禁止,而不是如何去指导,它警告要提防危险,但它不可能在人身上激起新的积极的即道德的能量。禁忌体系越是发展也就越有把人的生活凝结为完全的消极状态的危险。

19、禁忌体系尽管有其一切明显的缺点,但确实人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对宗教来说,取消这种复杂的禁忌体系(,禁止、消极重负)是不可能的,但是宗教可以把被动的服从转化为积极的宗教感情(肯定的力量,激励和追求的力量——>人类自由理想)

20、”意义的意义“问题。原则:如果在认知主体与被认知的实在之间没有一种统一性的话,那么只是这种东西就是无法解释的。意义必须根据存在来解释,因为存在或实体,是把真理与实在联系结合起来的最普遍的范畴。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至少是部分的同一性(词与物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的理论),一个词语就不可能”意谓“一个物。

——达尔文进化论:古老的语言起源不解之谜就能以严格经验的和科学的方式来解答了。

——情感语言(主观)—>命题语言(客观,形而上)

21、认识论:我们必须经常在发生学(历史语言学,时间直线,历时性之轴)的问题和系统的问题(描述语言学,不同焦点的椭圆曲线,共时性之轴)之间划一条鲜明的分界线,把这两种类型的问题混为一谈是危险的,是误入歧途的,这时在其他知识领域中是已牢固树立的方法论公理。解决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基于哲学知识是关于”存在“的知识,各种语言之间的真正差异并不是语音和记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的差异——洪堡的观点。

22、逻各斯:一词暗含着并支持者认为言语活动与思想活动有着根本同一性的观点。在穆勒看来,语法的原理与规则那是使语言形式和思想的普遍形式相符合的手段。——事实上,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词类系统,那种认为一定存在着一个确定的和唯一的词类系统,而这种系统又是理性的言语和思想的必要组成部分的看法,已经被证明是一个错觉。

23、莱布尼茨:没有一种普遍的文字,我们就找不到一种普遍的科学。——>手段上的差异性,目的上的一致性

24、艺术家的眼光不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录事物的印象,而是构造性的,并且只有靠着构造活动,我们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

美学快乐主义理论,客观化(构造的过程)了的快感。物理世界:借助于概念和科学构造的客观化;艺术的世界:依赖于观照活动。

三种不同的想象力:虚构的力量 (孩童)、拟人化的力量(孩童)、以及创造激发没干的纯形式的力量,孩童没有第三种力量。艺术家是用形式作游戏,用线条和图案、韵律和旋律做游戏,艺术要求最高度的全神贯注,否则无法领悟艺术品本身。

歌德:艺术保持着形式的理性”艺术是第二自然,也是神秘的东西,但却更好理解,因为它本产生于理智。“

25、科学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艺术则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内在生命的显现

没有两眼的并用,没有一种双目的视觉,就绝不能意识到空间的第三维。在形式中见出实在与从原因中认识实在是同等重要何不可缺少的任务(艺术与科学)。

26、“人根本没有本性,他所有的是......历史”人不是一个物,谈论人的本性是不正确的,人并没有本性。...人类生活...不是一种物,没有一种本性,因此我们必须决定用与阐明物质现象根本不同的术语、范畴、概念来思考它......而不是存在的逻辑

27、一种体系的前提条件始终是:如果没有一种同一的性质,至少要有一种同一的结构(形式的同一性)。

28、历史的事实是什么呢?一切事实的真实都包含着留你的真实。当我们说到事实时我们并不只是指我们的直接的感觉材料,我们是在思考着经验的,也就是说可说客观的事实。这种客观性不是被给予的,而总是包含着一种活动和一种复杂的判断过程。

29、物理事实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区别何在?物理事实总是借因果律而与其他可直接观察或可直接测量的现象相联系的;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他的事实属于过去,而过去是一去不复返的,不能像物理那样重复、再生,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回忆”它——给它一种新的理想的存在,理想的重建,而不是经验的观察——对象不是物理对象的世界,而是一个符号宇宙,一个有符号组成的世界。只有通过符号材料的媒介和中介,才能把握真实的历史材料———过去的事件和人物。

30、一个不能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的现象,一个不能划归为一种测量过程的现象,不是我们的物理世界的一部分。

31、对过去的新的理解同时也就给予我们对未来的新的展望,而这种展望反过来成了推动理智生活的一种动力。

32、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导致了哲学与历史的完全等同,在人类的历史王国之上和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 存在领域,也没有任何哲学思想的题材。相反——尼采:我们只有站在现在的顶峰才能解释过去。

33、一个概念的充分规定极少是第一个引进该概念的思想家的工作,因为一个哲学的概念一般说来更多地是一个问题而不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

34、在文艺复兴时代重新建立科学,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主题。科学的进步导向一种稳定的平衡,导向我们的知觉和思想(杂乱,短暂)世界的稳定化和巩固化。

35、原初材料(无秩序)--->经验:质料(感知,杂多)与形式(概念,统一)的合成物

36、所有的分类系统都是认为的,自然本身质保函个别的多样化的现象。如果我们把这些现象纳入类概念和一般规律之下,那么我们并不是在描述自然的事实。每一种体系都是一中艺术品——是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的一种结果。“如果你不知道事物的名字,事物的知识就会死亡”

37、思维工具:从单纯可认识的阶段走向可理解的阶段。数学是一种普遍的符号语言——它与事物的描述无关而 只涉及对关系的一般表达。莱布尼茨

38、除了理智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同等的系统化能力可以用来理解外部世界,这样,如果我们不能够想出一个事物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把它设想成是存在的。——科学精神

39、在语言、宗教、艺术、科学中,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建造他自己的宇宙——一个使人类经验能够被他所理解和解释、联结和组织、综合化和普遍化的符号的宇宙。

40、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我们发现一种基本的两极性(稳定和进化):

在神话和原始宗教中(因循守旧),稳定化的倾向是如此强烈一致完全压倒了对立的一极,新宗教中个人的力量已经取得了对单纯的稳定化力量的优势。

语言:保守主义,稳定性和经久性;变化,促使语言的革新和更生,两者处于完全的平衡之中。

艺术:第二种因素——独创性、个别性创造性的因素似乎明显地压倒了第一种因素,但没有一个诗人能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

美学:摹仿说和灵感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培根:科学力图“按照宇宙的尺度”而不是“按照人的尺度”来看待世界。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