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德•雷金斯特(Bernard Reginster),现任美国布朗大学哲学教授。1992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亚历山大•内哈马斯。其主要研究领域为19世纪德国哲学中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和道德心理学等问题,发表有多篇关于尼采和19世纪伦理学文章,主要代表作即《肯定生命:尼采论克服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对于如其所是地存在的世界,他断定它不应当存在;对于如其应当是地存在的世界,他断定它并不实存。——《权力意志》
罪恶的谱系 The Genealogy of Guilt
——尼采:论道德的系谱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1、基督罪责并非对原因的哀痛行为,它是一种理性激情,是一种易受影响的激情,因为它本质上开发了对原因的回应,且不像其他激情不仅推翻或绕开,但事实上腐蚀了它对原因的回应
2、我们无权作出承诺,除非有能力维持,这能力需要我们时刻记住这些承诺,意志记忆是我们遗传继承的,可以培育的能力
3、通过对债务人的惩罚、债权人参与掌管之权,这意味着债权人享受的不是债务人所承受的,而是克服反抗——债务人承受预期的反抗、债务人将承受痛苦的事实。——原始契约是承诺之权
——将偿还之义务烙进他的意识,因此债务人遵守承诺的目的,是因为害怕债务人及其权力
4、尼采认为未被社会化的人很高兴适应野外,因此尼采设想定是通过痛苦的方式,使他脱离那种快乐适应状态(野外),且他将这种最初暴力行为归为极具个性的小团体,指征服者和主人专心于锻炼权力意志。——被迫的社会化
——个人关系与天性的改变。一个目标,所有天性减少且终止,而规范冲动的天性曾是安全的可靠的引导,如今已成新的社会存在条件,且被视为危险障碍,我已不能再相信冲动追求,我感到在某一指定环境中,即在最大利益,必须依赖思考、推论、估算、运用因果关系,因社会化引起的第一个问题,在复杂环境不相信古老天性
Brian Leiter,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也是美国知名的尼采学者。Leiter Reports就是由他发起的美国大学哲学系排名(以分析哲学为主)
论文题目《Who is the ‘Sovereign Individual’》
1、道德谱系学高于一切的目标是为了表明近代文学传统中关于道德和政治的哲学,以及想当然的道德政治思想,至高无上的个人拥有的自由意志和道德良心,是具体的历史劳动和文化或文明的产物。
2、尼采:”经过充分训练的自主的本质条件而不是相关和异名的自我,ken james认为至高无上的自我阐释了...
正式的中介,genuine agency 真正的代理,the question being;成为一个行为能力的自我是什么
3、尼采尤其认为自由意志的感觉本质上是在过程中的附带现象,自觉的想法临时接近于或者由于被误解的行为与之相一致,实际上当思想和行动自身都由无意识来决定,也许是人的神经物理性质
4、正确的意志的原因和决定是与我们的行为相一致的。查拉图斯特拉说:思想是一回事,行为是另一回事,行为的象又是另一回事,因果关系不在他们之间成立。
5、就像普通人把 闪电和闪光(是以闪电为主体的行为) 区分开一样,因此道德也把力量和力量的表达(自由) 区分开来,好像它们是在 强者 背后无关紧要的状态,而 强者有自由以其他方式表达力量,但没有这样的“物质”,抑制的、隐藏的和炽热的报复和恨开发了这种信仰,这种主体或副体,对这种信仰的支撑超过其他任何信仰,就是强者有甘为弱者的自由,因此我们得到有责任抓猛禽的权力:弱者需要一个中立的主体(我们)能做出智慧选择的信仰,而不是自存本能,自我主张,每个生命都被认可
—— 意志被否认是一种能力,在此把它作为行为背后的副体,选择做或不做该行为,但没有这种能力,不管我们叫它意志还是副体。选择表达强、弱,这里只有行为和行为者,行为者为行为负责。
——如今我们不再对自由意志这个概念怀有任何同情,我们非常清楚它是什么,这个谬误就是所有神学家都想要人类为他们的感觉负责,意志的信条本质上是虚构出来的。因为刑罚的目的是因为人想要心安(原罪: 宽宥罪过, 原罪的存在,将人类和完美的神隔绝),所以否认意志是能力的原因,这就是尼采黎明这章的中心论点。
6、人为什么会产生相信自由和责任的动机的心理解释:被抛弃的概念,坏人、恶棍、罪人,和所有要求自由和责任的概念,那是对过失的特许,而这些替代概念仅仅形容了人的状况或性格,而没有任何内容是针对其处在这种情况下或那种性格要负的责任。
—— 在习惯道德和社会外衣的帮助下,人变得是可预言的,行为有规律。这发展最后服从于个人良心:至高无上或自主的个人
——道德遵从:尼采,服从传统和害怕偏离传统带来的后果,来解释道德动机,(习俗和社会的作用)
7、这个自认为重要的生物的道德心,尼采说的很清楚 ,道德心只存在于能记住自己债务的能力,那么人可能把整篇文章归结于对当代资本家拙劣的模仿,认为自己创造了独特的东西,就因为他足以做出承诺并且履行承诺,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破坏惯例,但他们之后留下了正直的资本家,他们都能履行合约并记得自己的法律责任。总之,现代资本家幻想自己是造物主手下最好的作品,仅仅因为他能记住自己的商业交易。
——至高无上的个人能做出承诺并履行承诺
8、自由主义体系不再是像他们之前取得的那样自由的,之后他们比起自由体系就相当于十足的自由的伤害者,他们的效果众所周知;他们破坏权利欲,平衡山脉和低谷,并称之为道德,他们使人变得渺小、怯懦和快乐主义,每次都是成群的动物大胜他们,自由主义换句话说:就是牧群动物化。
—— 为了创造自我我们必须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发现世界上所有合法的和必须的东西。我们为了成为这个意义上的创造者就要成为物理学家,而至今所有的评价和理想都建筑在对物理学的无知之上,因此物理万岁,因此这么来说创造的确是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因为它假设物理学发现了合法和必须的东西。这当然让我们想起了之前关于自由和必需的相等这个主题。
—— 任何行为的原因是不可证明的,这样科学的任务是去发现法律的因果关系,支配特定的价值观和行动
英国雷丁大学 盖伦·史卓森(Galen Strawson) 《尼采的形而上学》
1、存在即是特定时间内的某种状态;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它自己;事实就是它本身,无论其本质是变化的结果
—— 事实是个进程,如果切割开来就会产生谬误,尤其当考虑单个事物或是单个因果联系时
——物理学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它们就是进程,物质是飘渺的,分子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比起我们日常对它的想象;(事物会转化成与他们本身完全不同的物体?真相是变动的?时间物质)
2、所有 轻而易举、随手拿起的东西,从形而上学角度说都是过程process,只要以哲学角度
谈论它,对立面是拒绝主义和分离主义(把物体分离开来,说的都是割裂物质和属性的分离主义,时空分离)
生活中的物体最好都从这个角度看:宇宙时间是个物体physical object,有质量的物体
—— 哲学难题在于用语言描述世界,其特性和共性
——因果关系只是强化了无原因,而成为某种物体的过程,因果间也许永远没有双重性,事实上它总是挑战我们,我们从中分离出许多东西,分离现实的错误, 把事实划分为因果,对尼采来说是严重的错误
《尼采的价值一元论,肯定一切》mind and nature 尼采反对dualism二元论
美国纽约大学,美国哲学系最好的大学。
约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 研究兴趣:19-20世纪的大陆哲学;19世纪的美国哲学
1、尼采激进的一元论者monism,思维可被理解为自然的一部分;一个清醒人知道‘透过身体却什么也没有,只有灵魂在旁边’
2、在酒神世界里:存在的特征是能够承受,并为苦难辩护
3、价值观好坏并非来源也不根植于不同的本论领域,因此尤其是好、坏不产生于非物质实体,如自由理性的灵魂
4、将生命与“所属”which it belongs联系起来;自然,世界,全都形成和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的短暂性transitoriness,这种存在排除自身,除非它通过颠覆来否定自己
5、一个人,其行为、动力,不全为好或坏,因为每个人都依赖他人
6、好是有条件的,且知道如何变坏;存在邪恶是因为必须通过它来懂得如何为善。这带来思想上的反自然状态:双重性
7、 生命本身就含有是非,除非最终否定生命。苦难是有价值的,因为克服了之后,它对创造来说是必须的,形而上的必须。
——power是从坏到好的转变,因此取决于双方因素;因此好、坏都在一个对称关系中。
8、a zero degree of bad for Schopenhauer(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