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股改注资承诺尚待实施

九成股改注资承诺尚待实施
□聚源数据黄翔、邓海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大非流通股东的补偿方式多种多样,资产注入承诺也是其中之一。随着股改完成多时,原本显得虚幻的资产注入承诺已经逐渐变得触手可及。根据聚源数据统计,大股东股改中承诺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有50家公司,其中,3家已经兑现注资承诺,19家今年将有可能完成,剩下的公司也将在三年内陆续完成。
  注资实施大幅提升业绩
  资产注入承诺为上市公司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而真正实施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数据统计显示,3家已兑现股改注资承诺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得到了改善,200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平均增幅达到150.64%,高于同期沪深A股平均46.13%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这些公司净利润指标也出现大幅增长,5月刚通过增发完成对大股东钢铁资产收购的太钢不锈,2007年中期净利润预计增长200%~250%。
  通过财务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资产注入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注资预期带来股价上涨
  聚源数据统计,3家完成注资的上市公司在1月4日~5月29日大盘上涨时,平均涨幅136.45%,低于同期沪深A股的平均涨幅,其中,业绩表现最突出的太钢不锈涨幅分别只有129.58%。与此同时,19家今年可能要完成注资的公司,其股价平均涨幅高达214.07%。而28家大股东承诺注资,但目前没有或尚无进展的公司,平均涨幅虽低于A股平均涨幅,但也达到165.47%,总体表现仍好于已经完成注资的3家公司。
  这些已经注资和有注资预期的公司,在大盘此轮深幅调整中的抗跌性都比较好,三类公司的平均跌幅均小于同期沪深A股平均水平,其中,上海机电、中视传媒跌幅分别只有~0.95%和~1.35%。
  未完成注资公司分为三类
  既然是承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就要兑现,但是对于具体公司来说,情况则各有不同,大体上分为三类。
  一、资产注入正在实施。例如: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曾承诺以国电电力作为改制的平台,向其注入优良的经营性资产。目前,国电电力拟通过公开增发A股募集资金,收购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持有的多项资产,议案已于5月30日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二、资产注入内容待定或遭否决。例如:攀渝钛业曾在股改方案中称,拟新增流通A股收购国有股东拥有的经营性资产。今年初,公司曾提出定向增发方案,却未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虽然该公司此后表示,将尽快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重新上报,但是根据公司最新公告称,公司资产重组方案在2007年内不具备申报条件。
  三、承诺时限长或比较模糊,注资预期不明朗。50家公司中,仅15家公司有注入资产的期限,其中一半的时限长达2~3年。而未明确约定承诺时限的公司,注资预期就更加不明朗。例如:外运发展承诺自股改方案实施起36个月内,根据外运发展业务需要,向外运发展转让部分优质资产。
  虽然大部分公司未兑现股改承诺,但是50家公司大多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股改方案,在短期内未实施资产注入可以理解。[@more@]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等